第661页(1 / 2)

简雍依然摇头道:“便是陛下舍身拖延一时也不济事,孙权大可先取城池再来追击,还是我等同往为妙!”

刘备道:“我等一同离城孙权必然来追。宪和离城之后可先将粮草送往司隶,请托镖局运送,而后再往并州,便无需担忧孙权来追。”

简雍知道震远镖局有一条规矩,就是不在战区运送货物。这条规矩是南烨在创建镖局时定下的,就是担心镖局卷入两军争端。毕竟镖师再厉害,数量也不可能与诸侯的大军相比,镖师不是士卒,任务也不是打仗,用少量镖师维持镖局运营才符合市场规律。正因如此,刘备、孙权一开战,兖州、并州、豫州三地的镖局、钱庄便都关闭起来,人员也撤离了。

想到这些简雍提醒刘备道:“陛下,司隶镖局恐怕不会同意将粮草运往并州。”

刘备也知道镖局的规矩便道:“我等可请托镖局将粮草送往司隶与并州的交界处,待我等到了并州再去取粮岂不是好?”

简雍闻言眼前一亮,如此一来粮草就是在司隶境内运送,并不破坏镖局规矩。于是简雍笑道:“陛下果然妙计!粮草可无忧矣!”

二人定计之后便命城中士卒收拾粮草辎重。由于之前刘备从南烨手中买下兖州的缘故,如今刘备所存的钱粮也不是很多,只用了一日便收拾齐备。而后简雍领兵而出,刘备则插帅旗于城头,引诱孙权来攻。

孙权、鲁肃见简雍领兵出城微微一笑,他们早就知道周瑜计策是诱出许昌城中兵马好令孙权取豫州,因此孙权并不追击简雍,而是等大军走远便开始攻城。

刘备见孙权攻城自知防守不住,只是拖延了一段时间便弃城而走。孙权入城之后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分兵去取豫州其余郡县,只派遣少量兵马去追刘备、简雍。这些兵马不是为了擒拿刘备,只是为了符合常理,不让刘备看穿周瑜计策。同时孙权也将刘备离城的消息快马通报给了周瑜。

先行的简雍将粮草委托给司隶镖局之后便汇合刘备往并州而行。二人并不知道他们在出城的时候就已经落入了周瑜、司马懿的算计。人马正行进间,忽有后方探马来报:“东吴人马千余人来追我军。”

刘备闻报一愣道:“怎么只有千余人马?你可看清是何人统领?”

探马回禀道:“敌军中只有东吴旗号,并无帅旗,不知何人为将。”

简雍道:“莫非是我等离城久矣,孙权不知路径分兵来追?”

刘备点头道:“或许便是如此。千余人马不足为患,我等将其击退再往前行。”说罢便命士卒埋伏。

东吴追兵只不过是意思意思,本就不是刘备大军对手,何况又中了刘备埋伏,刚一交战便败退而走。刘备无心追击败兵,见东吴追兵退了,便继续领兵前行,一心想着快些到并州汇合关、张二人。

第845章 孙曹合兵破刘备 南烨应约讨孙权(16)

周瑜在并州得到孙权消息,闻听孙权得了豫州,刘备已然离城,心中不由大喜。他与司马懿设下的计策一环套一环,最终目的便是尽取刘备三州之地,如今三州已然取了两州,胜败只在并州之战。

司马懿见周瑜喜上眉梢来与自己议事便猜到孙权得了豫州,出言恭喜道:“周都督满面春风想必是豫州之计成矣!”

周瑜在最初与司马懿合作之时难免处处提防,不过时间一长周瑜便发现司马懿似乎没有太大野心,竟然将兖州、豫州都让给了自己,这让周瑜感到有些难以置信。不过随着计策一步步进行,兖州、豫州也落入孙权之手,周瑜便渐渐相信司马懿是诚心合作,此时也不隐瞒,直言道:“不瞒司马都督,豫州已被我主所得。如今刘备正往并州而来。”

司马懿笑道:“那便恭喜都督了!不知以都督之意我等由谁去战刘备?”

周瑜知道刘备是押粮而来,兵马也不是精锐,这一仗没什么难度,可以说是个肥差,于是也不与司马懿客气,当仁不让道:“区区刘备不用劳烦司马都督,此战我去便是。”

司马懿也不争抢,当时便与周瑜议定了出兵之事。他倒是希望周瑜与刘备结仇深些,如此一来就算南烨出兵,也有东吴在前面顶着。

周瑜此来见司马懿就是商议伏击刘备,二人商议妥当之后,周瑜便暗中领兵而去,留下一座空营在此,迷惑城中人马,令关羽、张飞不敢出城。

埋伏刘备对于周瑜来说原本没什么难度,考虑到刘备要救关、张二将必然选择一条最近的路径,于是周瑜便埋伏在了豫州与并州的直线通路上。不过令周瑜没想到的是,等了两日之后没有等来刘备,却等来探马禀报,刘备已然从别路而行,往晋阳而去。

周瑜闻报大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刘备竟然看破了自己的计策。假如让刘备到了晋阳与城中关、张二将合力破了曹军,那自己的兵力将不再占优,说不定会被刘备反败为胜。想到此处周瑜也顾不上埋伏了,领着众将起兵便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