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页(2 / 2)

“有这个可能。”

李铮微微颔首。

“不过他错了。对于朝廷,我的确已经不甚在意,说不忠,虽显的不太恰当,但也在理。但韩遂以为,我会跟他走上同一条路,那就大错特错!我可不是王国那蠢蛋,给他做先锋当炮灰!”

荀攸呵呵笑道:“韩遂的目光一直集中在三辅,专注于朝廷,不知道主公现在的实力,有这样的猜测,也是理所当然。”

“皇甫嵩与董卓的大军,竟然一直屯驻长安……”李铮琢磨道:“陈仓不是已经被围了吗?为何皇甫嵩不发兵营救?”

“皇甫义真乃一代名将,深知在战争中的主动权有多么重要。”荀攸沉吟道:“若是顺着韩遂的思路走,不说必败无疑,至少很难占据上风。他现在的做法,其实是在夺回主动权!”

李铮闻言,眼睛不由一亮:“有道理!韩遂让王国做先锋,兵围陈仓,皇甫嵩偏偏不救,不论韩遂后续有何打算,也无可奈何。”

“确实如此。”荀攸道:“陈仓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只需数千兵马,便可据守十万大军,皇甫嵩自然考虑到这一点,知道陈仓短时间内无忧,便自按兵不动。如此一来,非但可以夺回主动权,甚至以陈仓为盾,削弱叛军攻势,待得叛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之时,再一举出兵,定能建全功!”

说着,荀攸眼睛越来越亮,道:“皇甫嵩不愧名将之称!”

李铮听完荀攸的分析,也不由暗暗赞叹,皇甫嵩能名闻千载,自然非是浪得虚名啊!

不过转瞬间,李铮又皱了皱眉,道:“如此一来,叛军大败,与我们之前的战略却是相悖!”

几个月前,在得知皇甫嵩挂帅,董卓为辅之时,两人就商谈过此事。得出董卓会养贼自重。

但若此战皇甫嵩大胜,若是灭了韩遂,李铮这里就不好做了。

没有韩遂在前面做挡箭牌,李铮的很多行动一旦曝光,难免会让汉庭忌惮。现在的李铮,还远远不能与汉庭争锋!

那天子还没死,董卓还未乱政,天下还没大乱呢!

荀攸闻言,却是一笑,道:“主公勿忧,皇甫嵩自然会大胜,但我料定,董卓一定不会尽全力针对叛军。再则……呵呵,主公没发现吗,此番被韩遂推到前台的,仍然是王国,韩遂自己还在汉阳呆着呢!便是王国战败身死,韩遂其实仍然无损!因此,即便此番董卓尽力,恐怕也难建全功!”

李铮不由拍了拍额头,笑道:“还是公达看的明白。”

两人将各种情况都分析了一个透彻,然后决定,立刻将仍在白水川的精锐军队大部调集到富平,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一时间,李铮下辖的各县,仿佛上了发条一般。

各级管理者齐齐发力,各种战争物资开始囤积。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屯驻于白水川的八千军队,除了留下两千镇守城关,其他的六千兵马,尽数被调集到了富平。

与富平努罗所部合二为一,计有一万大军!

腊月末,年关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