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院下辖六部,分为吏部、教育部、税务部、民事部、工商部、刑法部。”
“情报部下辖四部,分内外军政。”
……
李铮将心里所想,一一道出,不但划分了三大分支各个主要部门,还将每个部门的大致管辖范围做了一个划定。
比如军务三部,作战部除了最高统帅常设,也就是李铮自己,其余并不常设。只有战时,各参战军团的主要将官,临时充作作战部成员。
参谋部最好理解,首脑为三军最高军师,下辖三个等级的参谋军师,三等、二等军师只有建议权,唯有到了一等军师级数,才有资格外放作为军团军师直接参战。
后勤部主要负责战时、非战时的军饷、粮草事宜。
政务六部之中,吏部主管官员考核升迁事宜,县级以及县级一下的官员,吏部可自己做主。县级以上的官员,则需要上报政务院首脑,乃至于需要李铮亲自同意,才能任免。
教育部主管文化、礼仪、教育等文明传承相关的事宜,在李铮看来,十分重要。
税务部便负责农工商等各个社会群体的税务征收。
民事部主管农业、养殖业、畜牧业等等,乃至于户籍、土地等事务。职权范围比较广。
工商部主管工业、商业发展事务,乃至于货币流通等等。
刑法部有制定相关法令的权利,并执行法令,打击犯罪,施行刑罚。
情报四部当初李铮就与贾诩做了商讨,已经定下了基本方针。而且因为保密需要,在这里李铮并没有明确谈论相关事宜。
军务院最高元首,自然由李铮自己担任。作战部首脑为三军统帅,仍然是李铮自己兼任。
参谋部暂时定为三个成员,主要成员是戏志才,暂代三军军师,还有贾诩和荀攸,也在参谋部兼职。毕竟,这两位在军事方面的谋略可不差于戏志才,甚至更强。但因为他们两个要负担其他重要职责,所以只在参谋部挂靠兼职。至于军师等级,戏志才因为尚无功绩,却只是三等军师,贾诩和荀攸则为二等军师。虽然李铮觉得他们都有一等军师的资格,但规矩就是规矩,现在立下了,就该照办。
后勤部首脑没有人选,李铮只将赵五划分了进去,暂时暂代后勤工作。
另外,军务院下辖除了这三个部门,还划分了五大军团,分中、东、西、南、北。不过暂时并没确定五方军团的规格以及军团主要将官。
政务院最高首脑李铮自己担任,荀攸为副。其下六部,只有民事部暂时让荀衍暂代部长之职,教育部则由荀爽担任部长、李伯然为副部长,工商部以周林为副部长,正部长暂缺。至于其余诸部,则没有人选,荀攸暂代各部职权。
情报部自然是贾诩为首。
整整一天时间,李铮合着荀攸等共计五人,都在书房中商谈度过。最终,天黑之前,将大致的架构定了下来。
……
对于能担任一部主官,荀爽老爷子很是意外。不过转念想到当初与李铮初见之时李铮所说的话,就释然了。作为文化界的耆老,他的确担当者传播华夏文明的重要职责,所以欣然领命,即刻赴任。
至于李伯然老先生,也很满意。若说对教育部主官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荀爽这位大能当面,李伯然只能甘拜下风,做副手其实也不错。再则,他还兼任着灵州县令不是?
其实真正一步登天的,是戏志才。头天刚刚投效,次日就将他纳入了核心团队,商讨管理构架,并任命为三军军师。虽然只是临时暂代,但也可以看出李铮对他的器重了。
很快,一切步入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