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你给咱老少爷们解释解释?”
那少年是灵州书院的学子,倒是知道一些其中的含义,于是道:“将军的意思应该是鼓励大家伙承包草场,蓄养牲畜。这布告历来粗略,想必有很多详细的信息,还须得到县衙去咨询一番,才能知道。”
“原来如此!”
人们略略有些明白。
“将军让咱去放牧,一定不会亏待咱!”
有人断然道。
这句话,却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于是几个有心者立刻结伴,入城去县衙,准备咨询一番。
半天之后,承包草场的一切信息,都被披露了出来。
第一,任何凉州牧、征西将军治下的非奴籍百姓,都有资格承包草场。归化籍的承包上限是五千亩,而汉籍百姓则是两万亩。
第二,凉州牧、征西将军府负责提供一切工具、牧草种子、牲畜和幼崽。盈利之后,以税收的形势回收。
第三,各承包者的产出,征西将军府有优先购买权。如果产出超出官方收购数量,余者可自行处理。
第四,牧场归属于民事部畜牧分部管理,分部部长为周肥。
第五,畜牧所需的工人,可招募奴籍。
……
灵州书院。
书院的院长,乃灵州令,教育部副部长李源李伯然老先生。
这天,李伯然接到政务院首脑荀攸的政令,来到了灵州书院。
整个书院,现今有三千余学子,大多数都是弱冠少年,当然,也不缺那种想要进取的大龄者。
李伯然到了书院,让诸教授将整个书院的所有学子召集起来,然后做了一番详细的交代。
接着,这些学子便在一些政务人员的引领下,出了灵州。
在灵州与神州草场之间,在已经完工的英雄祭坛和贤者祭坛之北不远处,有一大片建筑,乃是一个巨大的四合院围着的广场。
这样的建筑,在李铮治下的每个县,都有存在。
这里是俘虏暂居之所,也是奴籍接受教化的地方。
每隔一段时间,每个县的书院,都会组织所有的学子,到这里来,为奴籍和俘虏叙说李铮治下的政策,并教化他们,让他们学汉语,知汉礼,了解户籍等级政策等等。
一行学子到了这里,在兵丁的引领下,进入了四合院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