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尚下令道:“仰天齐射!放!”
赵军弓箭手手中的箭斜指天空,成四十五度角,一齐射去,箭矢先向天空射上一段距离再落下来,那力量可就大了许多,直朝秦军射去。
秦军盾牌上举,组成一道密集的盾阵,遮挡着赵军的箭矢。只听咚咚之声不绝,秦军的盾牌上插满了箭矢。战国时期,因为制造业水平原因,盾牌并不是纯铁的,主要是木制的,盾牌上插满了火箭,很快就燃烧起来。
近代弹道学已经证明,四十五度仰射的射程最远。司马尚是一员良将,很是精明,哪会只用四十五度仰射,不断地命令弓箭手变换角度射火箭,秦军明知盾牌要着火,还没得选择,不得不用盾牌去抵挡。
两军阵前出现了壮观而又奇特的一幕,不计其数的秦军手举着火的盾牌向前推进。以时间计算,秦军完全可以在盾牌失去作用之前冲到濠沟边上,这点很快就给验证了。然而另一道难题又来了,那就是这道濠沟挖得又宽又深,还离赵军的营寨很近,便于赵军射杀秦军。
赵军是训练得很不错的军队,不用司马尚下令也知道该怎么做,弓箭手弯弓拱箭,也不用火箭,改仰射为平射,专找空隙下手。自从武灵王胡服射骑之后,赵国百姓于骑术与射箭之道强于其他诸国,这些射手的箭术非常不错,在如此近距离的射杀,那更是如鱼得水,一射一个准,秦军中箭者不知凡几,齐刷刷地倒下一片,好象倒下的稻草。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百姓崇尚勇武,勇于公战,再加上战国时代连年战争,没有上过战场的秦国男子可能只有小朋友或者天生残废的人,秦国兵士上过不知道多少回战场,战场经验丰富,根本就不怕,用连弩对着赵军猛射。
连弩以续射能力长,火力猛著称,遗憾的是赵军有寨栅依托,绝大部分箭矢射在木栅上,只有很小部分射进去,杀伤力有限,只有不走运的少数赵军中箭。
赵军有寨栅依托,处于有利地位,只放箭,绝对不出营寨,射杀了不知道多少秦军。而秦军勇悍过人,一波倒下了,另一波又上去了。没过多久,濠沟里就漂浮着厚厚一层尸体,赤色一片,浓烈的血腥气弥漫在空气中。
“王上,这不是办法,得另想一策。”王翦向秦王建议。
秦王点头道:“寡人也是这么想。王将军,你有什么办法?”
王翦想了一下,道:“王上,臣无能,还没有想到善策。”
秦王问蒙武,道:“蒙将军呢?”
蒙武思索着道:“王上,臣以为最大的困难并不是赵军如雨的箭矢,而是那道濠沟,要是能把那道濠沟填起来的话,问题就好办多了。”
秦王叹道:“这是廉颇在长平大战时采用的办法,当年他正是凭着一道濠沟阻挡住我数十万大军的进攻,要不是赵王中计,用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的胜负之数还难预料。廉颇将军虽逝,但他的遗法仍在,今天他的遗策难住了寡人。缭子先生,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越过这道濠沟?”
尉缭微微一笑,道:“王上,缭子以为可以用土填起来。”
一语点醒梦中人,秦王击掌赞好,道:“好主意。王翦,你马上去传令,要兵士们取土,装在袋子里,没有袋子就用衣服包。取好土,冲到濠沟边上,扔进沟里去。寡人倒要看看是水来土屯,还是土来水淹!”
这的确是一个越过濠沟的不二妙法,王翦欣然领命而去。
“停止进攻,等取好土再说。”秦王对蒙武道。
蒙武领命,传令下去,秦军严阵待敌,不再进攻。
对于秦军的举动,赵军一时难以明了,有将领不解地问道:“将军,暴秦要想做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司马尚也是不明白,道:“管他做什么,他敢来就给我放箭,守住营寨就是胜利。”
过了不到一盏茶时分,秦军重整队形,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这次,秦军并没有冲锋,而是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人手一面盾牌,缓缓向前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