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2 / 2)

大秦帝师[校对版] 殷扬 2654 字 17小时前

秦王摆摆手,道:“缭子先生,说下去。”

尉缭应一声,道:“缭子以为这第五嘛,是出了奇兵,周先生率领的骑兵轻装简从,秘密行军,突然出现在邯郸城下,兵不血刃攻占邯郸,生擒赵王,给赵国军心士气民情以毁灭性的打击。从而,打乱了李牧整个计划,让他不得不匆促应变。”

秦王一下从宝座上站起来,走了几步,这才道:“缭子先生这话可以是说到寡人心里去了,周先生这一招从好里说高明,从坏里说是够阴的。大秦数十万大军摆在西线,任谁也不会想到周先生会突然出现在邯郸城下,这种战法可是以前所没有过的,也没有人实施过。”

“兵书上的奇兵不外是奇正相生配合正面的奇兵,顶多就是埋伏起来,等到正面交战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从背后杀出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脱离主力,在敌国境内纵横千里,攻占敌国都城的事情就没有过。古之大兵家,太公、孙武、吴起、田穰苴、孙膑都没有做过。这种战法风险很大,可一旦成功,收获也大,我们应该好好总结一下,来,你们都建言献策,我们今后如何使用这种战法。”

一道灵光从周冲脑海闪过,中国历史上一条著名的政令闪现在头脑里,周冲很是兴奋地在心里叫道:“骑兵的新时代到来了!”

第二十二章 再商大计(三)

说起这次骑兵所起的作用,那一定当得起“漂亮”二字的赞誉,蒙恬和王贲两人只率一万骑兵就阻挡住了司马尚的突围,周冲仅靠五千骑兵长途奔袭邯郸,成功地攻占邯郸,活着赵王。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是大兵家如尉缭,名将如王翦、蒙武也是大感惊讶,秦王一提议,众人无不是热烈响应。

内史腾的性格比较急,第一个发言,道:“王上,没说的,这骑兵真的是太神奇了。骑兵的运用,在大秦国是有成功的先例,长平大战时白起将军就曾用骑兵扎口子,可那也是有营寨、有补给的情况下完成的。周先生率领的这支骑兵敢于脱离主力,不需要补给,纵横赵国境内千余里,直下邯郸,真的是一个奇迹。王上,臣以为,我大秦应该大力发展骑兵,要是有十万,二十万精锐骑兵,那该多好啊。”想说眼睛越亮。

王翦可比内史腾务实得多,道:“王上,内史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但是臣以为要骑兵就要有马,没有马哪来的骑兵,我大秦虽想拥有大量的骑兵,可这马匹限制骑兵的大发展。”

蒙武叹息道:“以前,我们把骑兵主要是用在突击上,在敌人想不到的时间,想不到的地方,以想不到的方式发起进攻,达到战术目的。就是没有如这次攻打战略目标的先例,此战骑兵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大秦将来治军指明了一个方向,骑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应该下大力气发展骑兵。”

个人认为西汉是中国历史上骑兵的黄金时期,汉武大帝为了击破匈奴组建了大量的骑兵,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纵深穿插、迂回、包抄,最终达成了战略目标,击败匈奴。

骑兵在后世的作用非常巨大,但在战国时期其作用还不太明显,还处于辅助地位。有了这次大规模运用骑兵作战的范例,王翦蒙武这些名将眼前豁然一亮,把骑兵上升到方向性的兵种,其眼光真的是很独到,周冲在心里很是钦佩。

王贲也忍不住了,道:“王上,臣有幸与骑兵一起行动,臣以为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我们这次的行动很好地发挥了这种优势。臣想,要是大秦拥有十万精锐骑兵,那么在将来的战争中将占有无可匹敌的优势,可以根据战机打击敌人的某些要害。”

蒙恬点头赞同道:“王将所言有理,蒙恬也是这样认为。四条腿的马是比两条腿的人跑得快,而且耐力悠远长,便于长途机动作战,是该大力发展。”

秦王给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很是兴奋,道:“这一仗,要是大秦拥有数万这样的精锐骑兵,那么这仗就好打多了。只是,寡人到哪里去弄那么多马?”

这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一下子难倒了众人,原本的高兴一下子不见了。

周冲笑道:“王上不必烦恼,周冲有一策,可使大秦拥有用不完的马匹。”

众人很是懊恼,一听这话,无不是惊喜地看着周冲,好象周冲是救星似的。秦王不免几许兴奋,道:“周先生,快讲。”

周冲说出早就构思成熟的方案,道:“王上,周冲以为可以在大秦推行马政。”

“马政?”秦王双手一拍,道:“主意不错,具体如何实施,还请周先生说得具体点。”

周冲接着道:“王上,周冲以为马匹的来源莫过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官马,一部分是私马。官马当然是由官府出钱,在水草丰茂之地设立马场,派人专管,把那些种性优良的母马和种马放养其间,不出数年,就可以育出为数不少的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