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1 / 2)

大秦帝师[校对版] 殷扬 2434 字 10小时前

齐王一心盼望群臣出计出策,可是群臣束手无策,王义民忠肝义胆,主动请命,愿率军守城,誓死力战。齐王一听他的话,大喜过望,连升王义民数级,委以重任。王义民这人有胆识,有才情,就是脾气太怪了,要不是国难之际,以他的怪脾气哪会肩负这种重任。他接手之后,大刀阔斧地整顿,在极短时间内,使得临淄从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变得戒备森严。

其实,哪个一英雄豪杰没有一点怪癖?往往就是这种怪癖葬送了英雄豪杰,因为人们往往不能理解,不能容忍,诚为英雄之痛。

一见面就说漂亮的言词,再质问一通,这是例课,周冲一点也不意外,反问道:“王大人何故颠倒黑白,正话反说?请问王大人,是大秦不义在先,还是齐国无情在前?”

王义民笑道:“数十年来,齐国与秦国交好,齐国年年贡奉不绝,从无半点违例之事。秦国先是弱魏,再是攻韩,齐国要不是念两国情义,若出兵相助,秦国能得志吗?”

周冲也不是省油的灯,哈哈一笑,道:“齐国历来反复无情,不顾秦齐兄弟之谊,为何在先昭襄王攻打邯郸时出兵相助信陵君?春申君攻秦,齐国为何兵临函谷关?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敝国攻打赵国雪先昭襄王兵败邯郸之耻,齐国为何听信公孙辩之言,出兵助赵?”

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王义民口才虽好,也不能强辩,笑容不变道:“若敝国不行救赵之名,哪有擒公子嘉之实?周先生明智之人,为何不计实利而计虚名?”

周冲冷笑道:“齐国先有助赵之心,后有背赵之实,不顾情不顾义者,没有比齐国更无耻的了。周冲请问王大人,太公遗教,桓公遗德何在?田氏代齐,不会连这些高尚的道德都抛弃了吧?”

这话锋利似刀,王义民辩不过了,脸一沉,喝道:“周冲,住嘴,齐国这事还轮不到你说话。”

周冲脸一虎,沉声喝道:“王义民,你要记住,义之不存,情何以堪?齐国依违秦赵之间,背信弃义,如此无情无义无道无德之国,这样的国家,谁敢与之称兄道弟?若我大秦不伐之,以正世风,大秦如何向天下交待?”

他还真是能说,秦王这次灭齐的手段的确是够阴的,不够正大光明,给周冲这么一说还名正言顺了,内史腾听在耳里,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忖要是换作他,肯定是无言以对,哪会象周冲这样侃侃而谈,大占上风。

周冲接着道:“王大人,请听周冲一声劝,趁我大秦还没有攻城之前,赶快投降吧。若是迟了,死伤无数,生灵涂炭,齐之宗室不完,祖庙不存,悔之晚矣。”

王义民喝道:“住口!有我王义民在,齐国就在!要想灭我大齐,除非我王义民不在了!”

内史腾猛地拔剑出鞘,喝道:“我内史腾就从你的尸身上踩过去!”

周冲挥手道:“内史将军别急。”

内史腾很是不爽地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匹夫欺人太甚,不灭了齐国,我内史腾誓不还兵!”

周冲笑道:“你别急嘛,我没说不打。以我看,王义民说了实话,要是没有了他,那么齐国也就没有了。我想只要用一点小计就可以除掉他。”

“怎么除?”内史腾手握剑柄问道:“要是除不掉呢?”

周冲脱口说出了他这辈子最无情的一句话:“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是用鲜血把临淄清洗一遍!”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八)

夜色沉沉中,一个人影出现在后胜府前,对守门兵士一抱拳,道:“这位大哥请了,请通禀一声。”

兵士斜着眼睛打量着这个大汉,不屑地问道:“你是谁?你这人六不六五不五的,说不定是奸人,给你通报,我不想要吃饭的家伙了。”

这个大汉笑笑道:“瞧你大哥说的,我哪是奸人。哪有奸人跑到国舅府上来的道理,那不是自投罗网嘛。大哥,这点小意思,请各位大哥买酒喝。”把一锭金子塞在兵士手里。

得了好处,兵士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笑容满面,道:“这位兄弟,要给你通报不是不可以,总得要有个名有个姓吧。”

这倒是实话,大汉笑着道:“就说故人相访。你一说,国舅爷就知道了。”

话挺大的,兵士不敢怠慢了,道声你请等着,小跑着进去了。没过多久,兵士回转,领着大汉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