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有船,好多船!”也不知道是谁眼尖,看见在江里航行的战舰。
地里劳作的人们望向江面,可不是嘛,不计其数的战舰在江面行驶,把阳光都遮住了。如此之多的船只,还是如此巨大的战舰,对于土著们来说难以想象,惊讶得眼睛瞪得老大,连说话都忘了。
这些人不乏中原人后裔,见识比真正的土著广了许多,喊叫起来:“是中原的船只,是中原的战舰!”一个疑问骤上心头:“中原的战舰怎么到这里来了?”
屠睢站在船头,下令道:“传我号令:靠岸。”命令传下去,战舰向岸边划去,停靠在岸边,不计其数的战舰停靠在岸边,蔚为奇观,引得土著好奇,都跑过来围观。
“马上征地,修房造屋,建仓库,把辎重都卸下来。”屠睢下令,从船上下来,对围观的土著道:“乡亲们:我们是大秦的军队,前来平定你们这里的生蛮,为匪作歹之徒,从今往后,你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真正的土著自然是听不懂他的话,不过他们中有不少中原人后裔,忙把屠睢的话翻译给他们知道。在当时,生蛮在岭南横行,动辄杀人越货,给当地百姓生命构成极大威胁,再加上岭南还是部落居多,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仇恨杀伐很多,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很成问题,屠睢这话可是说到他们心里去了,惊喜地道:“太好了,太好了!”
屠睢往下说道:“你们的土地,我们要征用。你们放心,我们会给你们补偿,给你们银子,给你们粮食,给你们肉干。我们要在这里修码头,你们可以为我们干活,我们付你们工钱。”这的确是好事,得到土著的响应,道:“没问题。”
望着正在忙活着卸货的兵士,土著们乐开了,道:“你付我们工钱,我们现在就帮你们干活。”
“你们的好意,我很感激。”屠睢最后道:“大秦来到这里是要让你们有饭吃,有衣穿,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若是你们愿意服从大秦,大秦欢迎你们。若是你们不愿意,那么大秦不会让逆民活在这个世上!你们愿意做大秦的顺民吗?”
老百姓不认大道理,只认一个理:谁给他饭吃,谁给他衣穿,他就支持谁。岭南的土著也是这样,听了屠睢的话,哪里还不愿意道:“愿意。”
“那好!”屠睢很是满意土著的配合,道:“你们先不要忙着干活,先把这里的生蛮,残害百姓的歹人举报上来,我们好派兵前去围剿。”
生蛮歹人不除,不仅仅是威胁到当地百姓的生活,还威胁到秦军的后方,必须除掉。这虽是两利之事,却得到土著的拥护,找秦军去告密了。
“任嚣。”屠睢喝道。
任嚣小跑着过来,道:“参见将军。请问将军有什么吩咐。”
“我马上南进,这里就交给你了。”屠睢交待任务,道:“务必要安抚百姓,剿灭匪徒。”
任嚣领命道:“将军请放心,包准不会出问题。只是,我们才到,将军就要走了,这是不是太仓促了点。”
在历史上,屠睢统率五十万秦军南征岭南,由于后勤补给不上,造成秦军士气低落,他本人也在一次土著发起的突袭中丧生,历史重来,屠睢却信心十足地道:“你放心,不会出事。我们的后勤很充足,正应该趁此机会迅速南进!”
第三十七章 平定百越(三)
崇山峻岭中,一行为数不多的人正沿着狭窄的山道蹒跚前行,山道既窄且陡,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一行数人已经是累得汗流浃背,气喘不已。
“他们跟耗子差不多,住得这么高,这么偏远。”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喘着粗气抱怨起来,道:“我们费这么大力气到这里来,值吗?”
“住嘴!”又一个大汉喝道:“你小子活腻了,竟敢抱怨大人。大人做的事自有他的道理,用得着你来啰嗦。不到山高林密的地方来转转,你还不知道这里住得有人,你小子还不知道好歹了。”
张良停了下来,喘口气,道:“行了,行了,别说了。你不要以为这里的山高林密,这里的人就没有见识。我可告诉你们,我去见的这位可是一位能人,早年到过中原,在中原住了十来年,后来回到这里,当上了酋长,远近数百里的人都得听他的,要是他能帮助我们,我们这仗就好打多了。”
刚才多嘴那个大汉道:“大人,要真打,我们还怕打不过他们吗?用得着大人亲自来找他,还要求他帮忙。”
张良笑道:“你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打,凭大秦的军队,无往不利,就没有人是我们的对手。可这里不一样呀,要是取得他的帮助,这千里之地就会不战而下不说,还给土著立了一个榜样,我敢断言就会有不少土著主动投奔我们,你们算算,我们会省多少麻烦。王上一再叮嘱,不仅仅是要打下岭南,还要把这里治理好。要是仗打得太多了,死的人过多,仇恨就越深,治理起来麻烦很大。我决定能说服就说服,不能说服的就剿灭。”
“还是大人高明。”这些大汉是张良的亲兵,不得不佩服他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