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1 / 2)

大秦帝师[校对版] 殷扬 2437 字 9小时前

秦王踱到甘罗面前,问道:“甘罗,你为什么不去左边,也不去右边,却回到原地?”

甘罗回答道:“回王上,臣以为分封与不分封,各有利弊,臣心里还没有想清楚,就不敢冒然决定,还请王上明察。”

秦王很感兴趣,道:“哦,你倒说说,分封的利与弊在哪里?”

甘罗答道:“王上,分封的害处在于数代之后,亲变疏,天子难以号令,诸侯各自为政,不理王事,只知己利,天下百姓又会遭殃。周室就是最好的例子,周武王开始分封时,天下颂扬,天下也大治,仁政得行。不过,数代之后,天子号令日弱,诸侯纷争,刀兵四起,征战不已,百姓自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赖天之幸,王上圣明,一统海内,重安天下。”

秦王点头道:“说得有道理,诸侯雄踞一方,有土地,有人,有财力,有军队,今日无事,明日无事,后日无事,总有一天会闹起来,这正是寡人忧虑的地方。周先生,你可有办法解决这问题?哦哦,寡人又忘了,周先生病了。甘罗,那你说说分封的好处。”

甘罗把分封的害处说得很明白,以嬴宁为首的望封臣工心里很是紧张,生怕秦王听信了甘罗之言而不分封,听了这话,心里又生出一丝希望。

“王上,臣以分封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安功臣之心。”甘罗侃侃而言,道:“群臣追随王上,效力于鞍前马后,疆场搏杀,不图功劳、不计名利者有之,但这种清高之士太少,大部分臣工图的就是建功立业,功成之时却不赏他们,岂不是寒了功臣之心?”

“诗书颂扬周武王分封天下是仁政,是仁爱之举,依臣看来,周武王分封天下实是无奈之举。对于分封的严重后果,周武王也许有所认识,只是象太公、周公、召公、散宜生这些功臣要是不封赏的话,也太让功臣寒心了,所以周武王是不得不封。”

嬴宁忙接着往下说,道:“王上,甘罗所言虽是有理,还不全是。王上,臣以为寒的不仅仅是功臣之心,还有天下士人之心。王上请想,有功不得赏,士人还会为官,还会建功立业吗?所以,臣以为分封为是。只要天子贤明,诸侯也不敢乱来。”

“臣附议。”望封的群臣们齐声附和。

秦王并没有回答,道:“寡人相信,你们说的都是真话,寡人心里高兴。都喝碗酒吧。”秦王端起酒碗,道:“今天是论功行赏的好日子,寡人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的功劳,寡人心里明白,寡人一定重重赏你们。干!”和群臣一起喝干。

放下酒碗,秦王道:“分封的利弊,甘罗已经说得很明白,寡人一时也难以想透,给寡人点时间,让寡人好好想想,再赏你们。你们先回去吧。”

群臣谢恩离去,秦王望着群臣的背影,眼里厉芒一闪,道:“任冲,多派人手,看好了,一有情况,马上向寡人禀报。”

第三章 闹分封(四)

“哎哟,各位大人,请回吧,请回吧。”管家一脸苦相,向围在门外的官员们打拱作揖。

一位官员道:“管家大人,下官听说周先生病了,特来探望,还请管家代为通禀一声。”

“是啊,是啊。周先生忧心国事,终致成疾,我们这些同僚一听说这事,下了朝就赶来探望周先生。没想到,你居然不让进,要是周先生知道了,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吗?”又一位官员见好言相告无用,用起了威。

管家行礼道:“大人,你可错怪我们了。我们这些下人,哪敢自作主张,周先生吩咐过了,他病了,想静静,不能见客,实在是出于无奈啊。各位大人请想想,周先生和你们同殿为臣,抬头不见,低头还见呢,要不是没办法也不会这样做啊。这样做,不是得罪各位大人吗?周先生要小的向各位大人赔个不是,小的人微言轻,说话不大管事,各位大人要是认为不够份量的话,等周先生的病好了,让周先生当面向你们赔礼。”

“你这管家也真是的,水泼不进,针插不进,谁摊上你这样一个管家,谁倒霉。”一个官员抱怨起来。

管家很会说话,道:“大人教训得是,小的不成才,承蒙周先生瞧得起,收为管家。要是大人有好的人选,还请大人向周先生说说,小的也好让贤。”

“嘿,你还蹬鼻子上脸了,不就说说嘛,你至于吗?”一个脾性有点火爆的官员喝斥起来了。

“行行行了,别吵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看呐,人人也有一本难念的经,管家也管家的难处,管家,你说是吧?”一个官员出来打圆场。

管家忙道:“谢大人体谅,小的感激不尽。”

这个官员取出一锭黄金,顺着往下说,道:“管家,这点小意思,还请收下。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各位喝杯酒。”

管家双手乱摇,道:“大人,你别这样,小的就是有心收,也没这胆,谁不知道周先生府上门儿清,不收一文钱。上次,一个下人不懂事,收了十两银子,给周先生打了一顿板子,轰出去了。小的还得靠这差事养家糊口,实在是不敢收,还请大人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