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1 / 2)

大秦帝师[校对版] 殷扬 2366 字 9小时前

秦始皇接着道:“扶苏虽然英气已露,毕竟年幼,尚需一位有学问有德操有大本领的师傅,你们以为谁最合适做太子太傅?”

群臣议论纷纷,有推举尉缭的,有推举韩非的,有推举周冲的,瞧他们那个架势,没有十天半月不可能议出个结果。

李斯清咳一声,道:“各位同僚,请静一静。”丞相说话了,群臣自然要听,只得住嘴。李斯道:“皇上,臣以为太子太傅非周先生莫属。”

他居然有这等眼光,和秦始皇看中的人选一样,秦始皇来了兴趣,问道:“此话怎讲?”

“皇上,论才学论人品,缭子先生,韩非皆可为太子太傅,可臣还是以为周先生最为合适。”李斯聪明人,当然不会把两人的短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来个点到为止,以秦始皇之才情不会不明白。

尉缭和韩非齐道:“皇上,丞相此言极是。”

秦始皇点头道:“朕也如此认,就有劳周先生调教扶苏了,不知道周先生可否屈就?”

周冲领命道:“周冲遵旨!”

在周冲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扶苏登基以后运用现代文明治理天下,原本在汉武大帝时期才出现的第一个文治武功达于顶峰的全盛时代整整提前一百年在秦朝就实现了,太让人激动了!

第十一章 另类游学(上)

“学生扶苏见过师傅。”扶苏进来向周冲行礼。

周冲笑道:“公子请免礼,这些礼节不必了,有了这些礼节太拘束,太生份了,不如不要,反而亲切些。”

“师傅说得是,学生记住了。”扶苏笑着道。

周冲指着扶苏道:“这话,你都说了无数次了,可每次见到我还不是一大套礼节,弄得我都有些适应不了。”

扶苏解释道:“师傅为了学生的学业呕心沥血,学生心里感激,向师傅行行礼是学生的本份嘛。”

“学生陈平见过师傅。”高大帅气的美男子向周冲行礼。

这个陈平不是别人,就是历史上刘邦身边那个陈平,他一生给刘邦出了很多主意,最有意思的有三个,一个是韩信自立为齐王派人知会刘邦,刘邦张嘴就要骂,陈平在他脚上踩了一下,张良扯了扯刘邦的衣袖,刘邦这才醒悟过来,改口说大丈夫要做王就做真王,哪有做假王的道理,来个顺水推舟,封韩信为齐王,稳住韩信。

第二个就是刘邦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结果是中了冒顿的计,被围在白登,正是陈平出一奇计,才使得刘邦逃出生天。

第三个就是他给刘邦出的伪游云梦,实擒韩信的计策,韩信能征善战,当时无人是对手,却给陈平一计而擒之,诚可叹也。

张良身列“汉初三杰”,被誉为一代帝师,其实陈平的谋略不比张良差,这三计只不过是他一生无数计策中最有意思,影响最大的而已。再比如,他给刘邦出的反间计,反间项羽与亚父范增的关系,让项羽自折羽翼,都是非常棒的计策。

天下统一之时,陈平还年幼,尚在游学时期。张良家资亿万,而陈平却是穷得叮当响,喜欢读书又不爱务农,全靠他哥哥养活他。实际上他哥哥对他非常不错,他嫂子不见待他,对他不好,他哥哥发火了,把他的嫂子给驱逐了。

周冲办新学传遍天下,陈平听到这个消息,欣喜难已,决心要拜在周冲门下,把想法给他哥哥陈伯一说,陈伯虽是个庄稼汉,也是一个不同寻常之人,不仅不以自家穷而生出痴人说梦的想法,还很鼓励陈平入关。

得到陈伯支持的陈平马上动身去咸阳,只可惜他家里实在是太穷,连盘缠也没有,好在他乡里有一个叫张负的富人送了他五十两银子,他才来到咸阳,拜在周冲门下。

周冲也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大名气,居然把陈平给吸引来了,又惊又奇,惊奇过后周冲心想陈平的才情非凡,不在张良之下,若是让他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将来的成就必是不可限量,扶苏登上皇位之后,有他辅佐,推广现代文明也就容易多了,很是高兴地收下陈平,并要他和扶苏朝夕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