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和盖聂齐道:“是呀!周先生于我们三人有大恩,指点我们三人剑术,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有如此成就,他欲对周先生不利,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多的曲折,周冲笑道:“三位的好意,我周冲心领了。既然他要找我报仇,那我周冲就去会会他。”
荆轲盖聂鲁句践大喜过望,道:“前些日听周先生讲说武道精义,我等得益良多,正想再请教周先生,没想到终于有机会了,太好了!太好了!”
对于他们来说,既能与周冲为伴,更能听周冲讲武道精义,人生乐事也,哪能不高兴。
扶苏想了一下,道:“周先生要去会会项羽固然无不可,只是父皇催我们赶回咸阳,恐怕时间上来不及。”
这的确是个问题,目前情况回咸阳才是上善之策,不过周冲知道在当时人中最不能留的就是项羽。刘邦无赖本色,只要有吃有喝有女人,天下不乱他也做不出什么事来。这个项羽就同了,有句顺口溜说的“项羽力大能举鼎,岂止拿破轮(拿破仑)”,力大无穷,再加上胆色过人,即使天下太平说不定他也会做出不本份的举动,惹起乱子。
再者,六国虽灭,各国遗老仍存,他们不会死心,一心想着恢复六国旧制。一旦项羽举事,他们就会趋之若鹜,天下安定,不一定会闹出大乱子,可惊乱天下不是不可能。他居然恨上了自己,自己也不能置身事外,此时除他正合适,周冲解释道:“我想草原之事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迟个数日回咸阳不是问题。”
“既然周先生如此有把握,还是先去会会项羽。”扶苏眼里闪过一丝厉芒。
第十三章 绝世美人(四)
盖聂不无感慨地道:“说起这项羽,倒是一个痴情汉子,只是人家姑娘并不喜欢他,他却老缠着人家不放,虞子期这才请我们出面,制止他缠着虞姬。”
在历史上项羽和虞姬的感情特别深厚,那首我们熟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诗就是最好的明证,他们的结合,虞姬的兄长虞子期功不可没,正是他撮合了两人的婚事。万未想到,历史重来曾经的大媒居然从中作梗,还要请出荆轲三人来制止,周冲好奇心大起,急欲知道原因,问道:“这是什么缘故?”
鲁句践解释道:“周先生有所不知,这虞子期造得一手好兵器,我们游侠之人,自然对造兵器的人格外关注。先是泛泛之交,时间长了,我们也就成了好朋友,他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再说了,项羽对周先生有不测之心,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练武的人会关注兵器制造人,这是常情,和喜欢读书的人老是打听卖书的地方一个道理。
“三位的好意,周冲感激不尽。”周冲很是感动,真诚地道谢。
荆轲接过话头道:“这项羽力气大,武艺不凡,是个劲敌,要是他老老实实过活,倒还可以做朋友,他如此而为,那只能对他不客气了。”
“一开始,项羽也只是在虞子期那里订做一些兵器,虞子期只是把他当作一个习武之人对待。想不到的是,他要的兵器越来越多,据虞子期说以项羽报的数量就是两千人也使不完。”
扶苏在桌上一拍,问道:“他要这么多兵器做什么?难道他想做大逆不道之事?”
盖聂点头道:“太子所言极是,虞子期也起了疑心,打定主意不为他制做。你们想啊,虞子有家有室的人,一大家子人,若是因为这事而受到牵连,那还不给诛灭九族?可这项羽不依不饶,硬是要磨着虞子期,说他可以出三倍的价钱。虞子期是个有主见的人,他知道现在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承平,项羽若是为逆,必然身败名裂,他犯不着把自己也牵扯进去,拒绝了项羽。”
“而项羽又于无意中见到虞姬,为她的美貌所惑,打定了主意要娶虞姬。按理说,项羽痴情人一个,胆色过人,这本是不错的姻缘。只是一样,项羽久藏祸心,若是人家姑娘嫁了他,还不定会落得什么样的后果,虞子期把项羽的事儿给他妹子一说,虞姬是个好姑娘,与世无争,不在乎什么名利,只好找真心喜欢她的丈夫,不搭理项羽。可项羽铁了心要娶虞姬,软泡硬磨上了,虞子期被迫不过,这才找到我们,要我们帮他一帮。”
历史上的项羽与虞姬的结合是因为那时的秦朝政乱,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战乱的危险处处可见,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见。虞子期不仅兵器造得好,还是一个不凡之辈,自然看得到这点。恰恰在这时,项羽以农民起义领袖身份来到他家,在他的眼里是大英雄,虞子期不仅赞助武器,还撮合了他和虞姬的婚事。
而历史重来,区别就在于秦朝的政不乱,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昔日不甘寂寞的项羽也只能是独夫,他若揭竿而起,老百姓一定不会依附他,结果是不言自明的,他必然身败名裂。虞子期对这结果自然是看得清楚,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妹子嫁给项羽。不要说虞子期,任何一个兄长都不会把自己的亲妹妹往火坑里推。
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却做出了极为不同的事情,周冲要不是亲耳听到,就是打死他也不见得会相信这是真的,猛敲额头,心想这真是怪事。差别是如此之大,那么项羽会不会有所不同呢?周冲好奇心起,问道:“项羽有什么短处没有?”
对项羽的那些事儿,周冲是知道的,但是历史重来或许有所不同,不能不打听清楚,是以周冲才有此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