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页(2 / 2)

大秦帝师[校对版] 殷扬 2491 字 13小时前

这话说到众人心里去了,一向不太喜欢先说话的尉缭也忍不住了,附和道:“韩将军这话可是很中肯的评价。我们以前预计的匈奴拥有半个东胡和整个月氏,还有周边一些部落的领土,然而事实的进展远比我们想象的好得多,这一战的困难就小了很多。”

在众人的附和声中,秦始皇脸一肃,道:“所以,朕决定起倾国之力与匈奴决战,彻底解决北方问题。”一股威猛气势陡然升起,让人肃人起敬。

众人齐道:“请皇上下旨,我等自当驰骋疆场!”

秦始皇虎目盯着前方,过了一阵这才收回目光,道:“朕有一个想法,兵分两路,一路直捣单于王庭,一路直奔狼居胥山,这两路大军就象两把尖刀,同时插入冒顿的心脏。”

狼居胥山是匈奴祭祖的圣地,要是给拿下了,对匈奴的精神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正是因为此点,霍云病封狼居胥山影响数百年,后世好多将军都想学他,结果是都没有成功。

李牧很是兴奋地道:“皇上,臣也是这样认为。只要拿下单于王庭和狼居胥山,匈奴也就无力回天了。只是,这两路大军需要两个非常优秀的统帅。”

秦始皇点头道:“是啊,这话可说到朕心里去了。朕决定,一路由韩信统领,一路由李将军率领。”

李牧忙辞道:“皇上把如此重担交给臣,按理臣没有理由不去,只是臣的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以前了,这事还是留给年青人去做吧。皇上,臣想向皇上告老,归隐山林,还请皇上恩准。”

望着一头银发的李牧,秦始皇感慨万端地道:“这才多少年呐,李将军居然和朕一样,一头华发了,岁月不饶人呐,岁月不饶人呐。”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可是在无情的岁月面前不得不感慨人生易老!

扶苏忙安慰道:“父皇年富力强,龙体强健,正是大有为之时……”秦始皇打断他的话头,道:“扶苏,你是想安慰父皇,父皇心里明白,你是一片孝心。只是,岁月毕竟催人老,谁也逃不了,王翦老将军,蒙武老将军先后谢世,诚让朕心痛。李将军现在要辞朕而去,若朕不准,无异于强人所难,若朕准了,朕又失去一员大将,朕心难决啊。”

李牧笑道:“皇上的恩情,臣是没齿难忘。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一仗的机会难得,作为将军,臣是一万个不愿意错失此等良机,只是臣是想还是把这机会留给年青人,对大秦更有好处。他们,才是大将的未来,臣垂暮之年,也热闹过了,不必把历练新人的机会给浪费了。”

秦始皇虎目中充盈着泪水,道:“李将军用心良苦啊!朕谢谢你!请问李将军,谁接替你合适呢?”

第十章 破灭匈奴(二)

李牧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为大秦人才济济,都是独挡一面的人才。只是,臣以为,还是太子去比较好。要是臣没有预料错的话,这是大秦规模最大的最后一战,太子,大秦的未来,让太子统领大军对大秦的将来有莫大的好处。”

秦始皇站起身,向李牧鞠躬,道:“李将军,朕再次谢谢你!这次,我不是以皇帝的身份谢你,而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谢你!你把如此大好的机会让给扶苏,将军才是我大秦的功臣!是扶苏的恩人!”

这一战将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对外用兵,其意义非常重大,任何一个将军做梦都想得到的机会,然而李牧却让给扶苏,其用心之良苦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李牧忙跪下道:“皇上言重了,这是为臣之份。”

秦始皇道:“扶苏,快请李将军起来。”他之所以不亲自相扶,是让扶苏感谢他。

扶苏应一声,走上来扶起李牧,施礼相谢道:“李将军成全之德扶苏不敢忘记,只是扶苏年轻识浅,还没有统领过大军,恐让将军失望。”

李牧很是放心地道:“太子精明,深通兵道,李牧是望尘莫及。只是太子还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这不要紧,臣相信太子会做得很好。臣相信,这一战之后,大秦不仅多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还会多出一位文武双全的皇上,那样的话,臣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谢将军,扶苏一定努力!”扶苏相谢。

秦始皇点头道:“既然是这样,就允将军所请,由太子接替你出征。”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朕是想兵分两路,左路军由韩信率领,从河套之地出发,直袭单于王庭,歼灭王庭匈奴主力,拿下单于王庭。右路军由扶苏统领,从东胡故地出发,一路北上,直奔狼居胥山,消灭匈奴大军,拿下狼居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