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1 / 2)

大唐酒徒[校对版] 格鱼 2221 字 9小时前

“……”

哭喊声不绝于耳,嘈杂的人声鼎沸,萧睿叹了口气,走出营帐之外,挺了挺有些僵硬的腰身,朗声呼道,“兄弟们,杀马——本王比你们更难过,但是,大军已经挨饿数日,如果不杀马,我们怎么才能进军连云堡?”

骑兵们的哭喊声渐渐平息,伏在地上默然不语。缺粮之下,唯有杀马,但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屠杀,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的了?

不远处,一匹匹被圈起来的战马似乎也感知到生命的悲剧,接二连三地发出凄凉的悲鸣。一个骑兵士卒再也忍不住内心巨大的悲伤,起身踉踉跄跄地向自己的战马奔去,近前去,一把抱住马头,放声痛哭起来。而那感同身受的战马,马蹄下一阵踩踏,眼眶中也滚落一颗浑浊的泪珠。

萧睿背过身去,无力地摆了摆手,“兄弟们,只要拿下连云堡,吐蕃人和小勃律人的战马都将是我们的战利品……”

其实,这话萧睿说的也很没有底气。他知道,骑兵和战马之间那种深厚的感情,不是随便用马就可以交换转移的。在骑兵心里,战马就是他的战友和朋友……

但是,军机不可延误,军令如山!

萧睿再次转过身来,面色已经冰冷如水。他撇过头去,望向了哥舒翰,淡淡道,“哥舒,下令杀马!凡有敢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哥舒翰慨然点头,点了点头,站在他身后的传令兵蓦然吹响了军号。悠扬的军号声中,血光四溅,战马的惨烈嘶叫声与2000骑兵的痛哭流涕声混在一起,在特勒满川的上空飘荡着,久久不散。

第315章 战!连云堡

红日当头,和煦的风徐徐吹着。虽是夏季,但高原之上的风还是带有一丝凉意。

特勒满川之巅,2万多精神饱满士气高涨的唐军手持弓箭弩盾以及陌刀长枪等各色制式武器,面色凛然地望着山坡下的一马平川。

微微向前一步,凝望着不远处静寂的连云堡。哥舒翰回身向萧睿望了一眼,见萧睿点了点头,便高高举起手中的佩剑,断喝一声:“全军都有,进军!”

瞬间,烟尘四起,轰隆隆的脚步声震颤着天宇。

铺天盖地的唐军犹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婆勒川河畔,连云堡的吐蕃军和小勃律守军大惊失色。吐蕃人万万没有料到,在一场高原暴风刚过,唐军就突然出现在连云堡之下。

……

……

开元26年七月24日。连云堡下,广袤无际的盐碱地上,2万多唐军兵甲森严,列阵以待。号角长鸣,军威腾腾,旌旗招展,肃杀的气息在天地间回荡着。

萧睿一身黑色铠甲,手持宝剑,昂然站在整个军阵的最前方,神情冰冷而出尘。而在他的身后,是跃跃欲试的哥舒翰和一脸凛然的封常清。

“郡王,进攻之前,需要……”哥舒翰轻轻提醒道。哥舒翰的意思是,按照惯例,需要在战前来一个战前动员,鼓鼓士气。但萧睿撇了撇嘴,没有说什么。哥舒翰犹豫了一会,还是继续保持了沉默。

相处了这么久,哥舒翰已经很了解这位大唐靖难郡王的性情。他虽然虚心纳谏,但一旦他决定了的事情,那是铁定不会改变。正如此番布阵,他一反常规没有按照唐军作战的惯例排出“锋矢阵”一般,而是将2万多唐军分成了四个方阵,火器和火炮以及投石车手为第一队,弓弩手为第二队,8000步军为第三队是为冲锋队,而还有1万士卒作为预备队。四个方阵成竖条状分布,这种古怪滑稽的阵型让哥舒翰感到不以为然。

甚至,感觉有些不太妙。

“万一吐蕃军出城进攻,我军就会被分割包围……郡王!”哥舒翰想了想,还是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他看来,萧睿毕竟不懂战阵,这样的布置怕是有些小孩子过家家的味道。

萧睿微微一笑,“歌舒,不需担忧,他们绝不敢出击,你且放心就是。”

说完,萧睿仰首向建立在半山腰上的连云堡望去。旌旗招展中,隐隐显出一张张面带忧色的吐蕃军卒脸庞,一张张弓箭以及那准备多时的滚木礌石正在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