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1 / 2)

大唐酒徒[校对版] 格鱼 2248 字 9小时前

果然是李白。李白哈哈大笑着,“子长,如今虽然位居高位,仍然不忘故人,不错不错,果然是酒徒本色!”

两人热烈地拥抱了一下。另一个神色温和忠厚的男子也起身来,只是他欣喜的面色中微微带着一丝恭谨。

萧睿朗声一笑,“子美兄!”

……

……

杜甫在河南做了一任县令,最近朝廷推行新政,他奉调进京在政务院下属的工部司做个郎中。而李白,在游历了大半个大唐之后,早在年初就赶去河南投奔了杜甫,一直客居在杜甫的府上。这番,与杜甫一家一起进了长安。

其实,李白早就想要进京来找萧睿谋个一官半职了,但他生性高傲,听说萧睿如今位高权重便又担心他不念旧情,便迟迟不肯放下身段赶来京城投奔。此番进京,还是在杜甫的苦劝之下,才勉强答应找萧睿想个门路。

杜甫承受萧睿恩情甚多,再加上他为人谨慎,对于目前掌控大唐大权的萧睿,心头还是存了一分敬畏的。但李白却显然不在乎,他让人去萧家传了个信,就跟杜甫两人一起呆在了栖霞酒楼上,打算如果萧睿不肯亲自前来就断了这份晋身的心思。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不避贤;李白斗酒诗百篇,执笔仗剑酒家眠,行人酒客何须问,咱家本是酒中仙;子长玉树临风前,品酒古风酒圣传,举觞挥毫望青天,卓然不群美少年。”杜甫轻轻吟道,萧睿与李白相视哈哈一笑,洛阳的前尘往事历历在目啊。

“子美兄,如今奉调回京,可有难处?不妨跟我直说,我去跟章仇大人说说……”萧睿微笑着望着杜甫。

杜甫拱手道,“子长,这个倒是不必了,杜某才疏学浅,能力有限,能在朝廷做个小吏已经心满意足了。”

萧睿笑了笑,也不再勉强他,也不准备去刻意地为杜甫谋取升官通道。毕竟,新政的推行,需要大量的人才,章仇兼琼也好,裴宽也罢,都善于识人和用人,杜甫有才应该是不会遭到埋没的。

但是李白——萧睿将目光投射在李白身上,对于李白的性情,他实在是太了解了。李白心比天高,但却傲视权贵,行事卓然不群,其实不太适合在官场上混。但李白却心中大志,一直想要通过做官一展抱负……

萧睿沉吟着,李白面色一变,以为萧睿有推辞之意,便傲然岔开话去,朗声道,“子长,今日你我三人相聚,只谈诗文只饮酒,你们这些政务就搁置一边把。至于白,白还是希望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游历天下矣……”

萧睿微微一笑,“太白兄胸有大才,诗仙之名天下流传,焉能荒废于山水之间?以我看来,太白兄还是脱去布衣为官,为这天下百姓做一点事情吧。”

沉吟之间,萧睿终于想到了一个适合李白,而他又肯去做的职事。

李白笑而不语。

“请恕我直言,太白兄不通人情世故,所以并不适合污浊的官场……但为官即为做事,不知太白兄肯不肯为这天下穷苦百姓,无论是士子文人或者市井平民,去做一点事情?”萧睿没有绕圈子,直接问道。

李白有些好奇地耸了耸肩,“子长这话时何意?”

萧睿笑了起来,“太白兄,你或者还不知,但子美兄却一定知道。萧家在长安以及大唐各州府县开办有诸多福利慈善机构,专门供养无人赡养的穷苦老人,资助无钱读书的士子……最近,我准备将这些全部移交给朝廷……政务院正准备成立一个民政司,专司此等事务管理……不知太白兄可有意……”

李白拍案而起,“子长仁德仁心,白在游历间也有所听闻……这等为民福祉之大事,白愿意效力。”

“就这样说定了……”萧睿大喜,探手去握住李白的大手,“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我的志愿,希望太白兄能完成我这个心愿。”

……

……

分别许久,三人在长安再次重聚,自然是尽欢而散不醉不归。夜幕悄然降临,三人醉醺醺地走出栖霞酒楼,萧睿和杜甫还好些,李白却是狂放地大声吟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