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1 / 2)

大唐天子[校对版] 殷扬 1868 字 9小时前

“陛下,你可召张说问过?”李隆基却是如同没有看见武则天发怒的样儿。

“他一小小凤阁舍人,能有甚话说?难道我们两个王爷还比不过他?”武三思当然不想节外生枝,不想让张说作证。

“放屁。”李隆基喝斥,道:“张说奉旨操持赐宴一事,他是主事官,发生这等事儿,不问张说,径直定罪,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扭过头,冲武则天问道:“敢问陛下,有这法的律法么?”

这番质问掷地有声,令人无法反驳。

“……”武则天好看的小嘴张了张,说不出话了。

“请陛下召张说问话。”狄仁杰上前一点,大声力挺李隆基。

“请陛下召张说问话。”群臣忙附议。

谁叫李隆基的话非常在理呢。

“召张说。”连主事官都不问问,这也太草率了,武则天想了想,点了点头。

第四十章 太平公主的选择

武承嗣和武三思原本以为李旦一家子完蛋了,却是没有想到,李隆基轻飘飘几句话,就让事情有了新的变化,竟然要召张说问话了。

“张说?”武承嗣眉头一挑,在心中暗道:“这个张说‘对策天下第一’,才华横溢,而又风骨凛然,他要是实话实说的话,对我们极为不利,会让我们的谋划化为泡影,得阻止此事才行。”

张说的风骨是没说的,而又才华横溢,很得武则天赏识,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他操持赐宴一事了。他的话,很有份量,由不得武承嗣不焦虑。

“陛下,臣去传唤张说。”武三思也想到了这一层,忙向武则天请命。

“去吧。”武则天对这个侄子还是很信任的,点了点头。

传唤张说,只需要派一个太监去就行了,用不着武三思这个王爷亲自去,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不少大臣拿眼瞄着李隆基,盼望他阻止,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李隆基如同没有听见似的,直挺挺的站着。

“这……如此明显的事儿,你竟然不阻止。”大臣们很是失望。

“我手里握有铁证,用不着张说做证的。只是,我的铁证也太惊天动地了,要等到合适的时机才能拿出来。”他们却是不知道李隆基心里的想法,李隆基在心里暗道:“武三思这孙子必然是去对张说威逼利诱了。张说是开元盛世的重要推手之一,会是我的重要臣子,他的风骨如何,正好趁此机会看看。”

不用想也知道,武三思此去必然是对张说威迫利诱,要他作假证,帮武三思说话。这是考验张说风骨的良机,李隆基当然不会错过。

“两个孙子,你们以为赢定了?”李隆基瞄了瞄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一眼,大为不屑。

果如李隆基的猜测那般,武三思快步离开甘露殿,来到殿外,只见张说正一脸严肃的站在一个角落,快步过来,脸上堆笑,道:“见过凤阁舍人。”

“梁王有何事?”要是换个人,被武三思如此礼敬,必然会受宠若惊,张说却是平静异常,抱拳回礼问道。

“张说,陛下召你问话,你该如何说?”武三思眼瞪瞪圆,盯着张说问道。

“梁王要张说如何说?”张说反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