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2 / 2)

大唐天子[校对版] 殷扬 1963 字 20小时前

早在洛阳,李隆基就曾狠狠收拾过武三思,更是踩过武三思的脸,让武三思丢尽了脸,可那不过是小打小闹。不管李隆基怎么对付他,武则天对武三思的信任和器重依然如故,仍是把他当作继承人选。

今天这事儿大为不同了,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对武三思有着巨大的威胁,因为这攸关民心向背。

得心者得天下,不能得民心者不能得天下!

民心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

武三思不得人心,招不到正经人,只能用人渣充数。要是这事儿传开了的话,就是人渣会不会投他都成问题了,这会让武三思的日子更加难过。

而且,这事闹得越大,越能让百姓对武氏不满,对李氏更加想念。

“这事儿应该捅给武则天知道。真不知道,武则天知道这事儿后,会是如何想?”李隆基在心里暗道。

“嗯,历史上,狄仁杰就拿此事说事,让武则天打消了立侄子为太子的想法,最终立儿子为太子。”李隆基在心里暗道:“我想,狄仁杰会对这事儿感兴趣。”

这事儿,李隆基当然可以告诉武则天。不过,不如狄仁杰说好,一是因为狄仁杰的话很有份量,二是李隆基可以避嫌。

第三雕当然就是提高李氏的人望,提高李隆基的名望。

人头落地之后,百姓的欢呼声就是最好的明证,这证明李隆基以此来捞民望的想法是正确的。

李隆基在丰州百姓中的声望原本就很高,经过这事儿后,他的声望大涨。很快的,附近的州县都知道了李隆基,都知道李隆基有勇有谋,解了丰州之围,更是不惧武三思,果断的把他的人给杀了。

在百姓的口中,李隆基就是正义的化身,百姓把李隆基吹得跟花儿似的。

只要有了足够的人望,还愁大事不成?

第四十六章 争相结纳

李隆基想的今天这事儿是“一箭三雕”,事实上他想错了,这不是一箭三雕,而是一箭四雕。第四雕在哪里?

“跑!跑!快跑!”

“楚王在看着呢,我们不能让楚王失望,一定要跑起来!”

“没错,不能让楚王失望。”

斩杀武三思手下这事儿,让将士们打从心里赞成,对李隆基的好感僧增,凡李隆基出现的地方,将士们总是打起精神训练,哪怕是再苦再累。

以前,李隆基要让他们刻苦训练,不得不采取一些激烈手段,比如射箭之类,现在不需要了,不需要李隆基发令,他们都会用出吃奶的力气训练。

“不错!没想到,斩杀武三思手下竟然让他们对我倍加爱戴。”李隆基看在眼里,大为欣慰。

“嗯,象这种既打击对手,又能提高我声望的事儿,以后得多干。”李隆基在心里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