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杰这个大帅并没有回来,他率军进入大漠了,这回京之后的事儿,就只有李隆基来做了。
“陛下,该是献俘了。”李隆基神情一肃。
“献俘不急。”武则天轻摆右手,道:“还是先把功劳簿拿上来,朕先过目。”
“功劳簿?”李隆基一愣。
按照正常的程序,这般得胜归来的应该先献俘,再献上功劳簿,为将士们请功。武则天竟然打破常规,这让李隆基有些想不到。
李隆基一挥手,立时有唐军在张说的指挥下,把功营簿带来,厚厚一撂,摆放在武则天面前。
数十万大军,斩杀百万突厥,这功劳簿能不厚么?
武则天拿起一本功劳簿,展开来,眼睛瞪得大大的,浏览起来。
她浏览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是一本,一本接一本的看着。
将士们看在眼里,特别激动,打量着武则天的眼光平添几分佩服。
武则天不先接受献俘,而是先看功劳簿,谁能不佩服?
“嗯。”武则天翻完,放下功劳簿,笑道:“朕粗略看了看,大为满意:你们打得好!打得非常好!最多的斩首近两百级,最少的也有三二十级,了不得!”
百万突厥被斩尽杀绝,平均算下来,每个唐军斩首三两级。当然,能写进功劳簿,让武则天过目的,必然都是很大的军功,象那种斩首三五级的都没有资格。
“谢陛下!”将士们大为振奋。
武则天这是很高的评价了,将士们如同吃了蜜似的,特别欢喜。
“朕的英雄们,你们放心,朕会按功劳打赏。”武则天大声保证。
对于此点,将士们倒不怀疑,因为武则天能够驱使群雄,就在于她很公正,能让群雄服气,她说按功劳打赏必然是按功劳打赏。
“三郎,献俘吧。”武则天腰杆挺得笔直。
“献俘了!献俘了!”百姓和群臣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大胜归来,献俘是重头戏,很激动人心。
李隆基一招手,立时有一队唐军赶着数十辆囚车而来。
最前面的一辆囚车是默啜的囚车,此时的默啜神情委顿,眼睛通红,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靠着囚车的柱子半躺半靠。
囚车来到武则天面前停下,李隆基上前一步,大声道:“陛下,这是突厥首领默啜。”
“默啜!”武则天沉声道,眼睛一翻,精光四射,冷冷的道:“默啜,你一心想恢复突厥,妄图象颉利那般打进中原,你想过你也有今日么?”
对于突厥来说,颉利可汗是个矛盾体,他既有让突厥引以自豪的辉煌,又有让突厥羞愧无地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