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2 / 2)

大唐天子[校对版] 殷扬 1832 字 14小时前

正如李隆基所说,叩阙上书是何等的重要,一定要正儿八经的人不说,还需要有名望有身份的士绅带领。瞧瞧,看看,这里连正儿八经的人都没有多少,更别说有名望有身份的士绅了。

这是武氏不得人心的明证!

这已经够让武承嗣难受的了,然而,还有让他更难受的。

“咦!那不是刚从牢里放出去的江洋大盗么?”刑部尚书眼尖,看着一个一脸横肉的恶徒,大声叫嚷,道:“你是不是还想坐牢?”

“大人,我不敢呀,再也不敢了。”这个恶徒脸色大变,挤出人群,飞也似的逃走了。

“刑部尚书,你仔细瞅瞅,还有没有恶徒?”李隆基善于抓住机会之人,立时冲刑部尚书问道。

“我只识得这个江洋大盗。”刑部尚书打量一阵道。

刑部尚书能认得的刑徒,必然是穷凶极恶之人,一般的小打小闹,他哪里知道。

“要不,把刑部审案的人叫来认认?”李隆基一脸的坏笑。

“罢了!”武则天冷冷的一挥手,转过身就离开了。

这情景不看也罢,看了徒增烦恼。

第十六章 立太子之议

原本以为可以露一回脸,却是没有想到,竟然丢脸了,还是丢大发的那种,别提武承嗣心里有多难受了。

更让他难受的是,群臣的目光总是在他身上瞄来瞄去,个个一脸的怪异笑容,仿佛他是跳圈的猴子似的。

武承嗣脸色难看,随着群臣回到殿里,以为这事没戏了,然而,转机却来了。

武则天在宝座上坐下来,脸色平静,扫视一眼群臣,道:“立太子这事儿,朕思之再三,总是犹豫难决,就趁今儿好好议议吧。”

“甚?甚?甚?议立太子?”

“我没听错吧?”

“我耳朵没出毛病?”

武则天的话刚落音,群臣就发出一片叫嚷声,个个一脸的难以置信,以为听错了。

立太子是国之大事,也是犯忌的事儿,等闲不会提起。更何况,武则天要立太子这事儿更加复杂,敢提的人不多,武则天主动提出来更少。

有了武承嗣丢脸这事儿,群臣还以为这事儿没戏了,谁也没有想到,武则天竟然主动提出来,要好好议议立太子之事,谁能不惊讶?

就是狄仁杰、张柬之这些重臣也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