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对武三思和武承嗣寄予厚望,想要把江山传给二人。即使二人没有过人的才华,至少也要有点诚心,为武则天祈福真诚些。他们倒好,只管吃肉喝酒,纯粹就是走过场,由不得武则天不怒。
“老七老八呢?”武则天问道。
“庐陵王心诚,坚持不食,无论贫僧多加诱惑都是如此。”慧辩眼里不乏钦佩,道:“实在坚持不住了,他每天多要了一碗水。”
“老七,不愧是朕的好儿子!”武则天眼里泛着泪花,一脸的自豪,道:“饿了这么多天,就是铁人也是禁受不住,他只多要一碗水,这孝心娘知道了。”
饿了这么多天,铁人也会垮掉,李显就是偷偷吃点东西,武则天也不会怪罪。李显只是每天多要一碗水,这份孝心无论怎样赞扬都为过。
“老八呢?”武则天问道。
“恭喜陛下,有一个至孝的儿子!”慧辩站起身,冲武则天道贺。
“这话怎讲?”武则天充满期待。
“无论贫僧怎么引诱,皇嗣心如铁石,不可动摇,直至饿晕倒。”慧辩接下来,把事情经过说了。
“呜呜!”武则天掩面而泣,一个劲的道:“老八呀老八,娘错怪你了,错怪你了!”
武则天一向把不李旦放在眼里,对这个儿子很是不满意,因为李旦没有过人的才华,没有强势的性格。
“不对!”猛然间,武则天想到了什么,道:“这会不会是三郎的主意?三郎这小子,莫看年纪小,却是贼精贼精的,不会是他识破了吧?”
武则天还真说对了,李隆基就是识破了,知道这是武则天在试探。
不过,李隆基也没有提醒李旦,因为这是试探,不会有性命之忧,至于饿上几天,那有什么了不得?太子要面临的挑战比起饿上几天困难得太多了。
对于李旦的心性,李隆基特别放心。李旦注重亲情,为了武则天可以把性命搭上,不管武则天怎么试探,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李旦很不错。
这点,早在武三思和武承嗣借用李隆基暴打张昌宗一事告刁状时就得到了验证。在当时,李隆基已被逼入“绝境”,狄仁杰准备牺牲掉李隆基,保全李旦。而李旦却是不愿舍弃李隆基,把所有罪过都揽在自己身上。
“陛下放心,即使楚王识破了,也传递不了消息。”慧辩信心十足。
“那就好。”武则天终于放心了。
“老八,你如此孝心,如此坚韧,不愧是朕的好儿子。”紧接着,武则天抹着眼泪,道:“来人,准备热汤。”
贾铭应一声,忙去安排。
“有劳大师把他们带来。”武则天冲慧辩道。
慧辩应一声,快步而去。
“老七老八,可苦了你们。”武则天眼里泛着泪花,很是激动,道:“要不是大师之计,娘还不知你们有如此孝心。”
抹抹眼泪,武则天来到门口,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一脸的期待。
没过多久,只见李旦、李显很是虚弱,在几个和尚的搀扶下而来,武三思和武承嗣龙马精神,跟在后面。
“见过陛……”李显和李旦声音极低,没有力气,就要向武则天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