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礼富有军事才华,目光深远,而又有大器局,众将对他是服气的。
“杨思勖,薛直,你们要尽心尽力的辅助陈玄礼。”李隆基眼中精光闪闪,盯着杨思勖和薛直喝道。
“太子请放心,我们一定凛遵陈将军号令。”杨思勖和薛直一凛,忙道。
“能有你们这话,我就放心了。”李隆基点点头,道:“你们的主要任务有:一是积蓄粮草,这主要是从天竺运输,王毛仲会做好。二是你们要打击大食,不让大食取得更加有利的地方,要让大食难以积蓄粮草。三是你们要为大军西征找到最有利的地方。”
粮草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谁都明白。
打击阿拉伯帝国,让阿拉伯帝国不能得到更加有利的战略基地,这对唐朝非常重要。为唐朝打造好最有利的“前进基地”,同样很重要。
“太子请放心,我们一定做好。”陈玄礼他们忙领命。
“嗯。”李隆基点点头,道:“张说和张小飞随我回长安,其余的人留下。”
张说是文武全才,把他放到西域也可以,但他更适合在长安发挥作用。因为国内的问题越早处理好,越是对大战有利,这少不得张说。
张小飞,自然是去保护李隆基的。
安排好诸事后,李隆基带着张说和张小飞,率领一支军踏上了归途。
第五十五章 李旦禅位
长安,大明宫。
“陛下,好消息,好消息。”贾铭快步进来,喜滋滋的,远远就叫嚷起来了。
“哦。何事如此欢喜?”李旦有颇有些惊讶。
“陛下,太子回来了,太子回来了。”贾铭把手中的急报呈上,道:“这是太子发来的急报,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当真?”李旦猛的站起,眼睛瞪得滚圆,满脸喜色,笑呵呵的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眼里尽是慈祥之色,道:“快三年了,朕没有见过三郎了,也不知三郎是不是长高了?三郎是不是更健壮了?”
说到这里,眼里噙着泪水,道:“征战很辛苦,三郎征战三年,历尽千辛万苦,每每想到这事儿,朕心里就难受。”
李旦并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父亲。他对子女都很疼爱,尤其是对李隆基,倍加疼爱。一想到李隆基征战在外,历尽千辛万苦,心里就难受。
“陛下,我可不这么看。”贾铭摇头,满脸笑意,道:“太子是做大事的,他是展翼的大鹏,当翱翔于九天之上,辛苦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无法忍受,但对于太子却是甘之若饴。”
“呵呵。”李旦一愣,随即就笑了,笑眯眯的道:“嗯,你说得对。三郎就是干大事儿的,辛苦对于他来说就是甘甜的饴。”
“三郎真是了得,这次出征,竟然灭了吐蕃,平定了天竺,征服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更是打败了大食,挥师西域,西域诸国望风而降。”李旦踱步,脸上的笑意越来越盛,跟绽放的鲜花似的,道:“他这一次拓地万里呀!朕在位三年,就有如此大功业,就是太宗皇上也不过如此嘛。”
若只论对外征战,李隆基这次取得的成就应该是超过了唐太宗。可是,唐太宗还有文治,还有创建唐朝的大功,加起来的话,李隆基取得的成就还是比不了。
“陛下,你莫只顾着欢喜了。太子回来,这可是大事呀,我们该如何迎接?”贾铭提醒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