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页(2 / 2)

大唐天子[校对版] 殷扬 2011 字 14小时前

“姚崇、张说和张柬之,把紧要的事儿都说了,臣没甚好说的了。”狄仁杰摇头。

姚崇十事,张说六策,再加上张柬之的招揽人才一策,把当下最重要的事儿都包括进去了,就是以狄仁杰的才智,也想不到还有什么需要说的。

“没错。”王孝杰他们大为赞成这话。

“你们都没话说了,是吧?那好,我就说一件事,非常紧要的事儿。”武则天扫视群臣一眼,缓缓开口道。

武则天精明过人,有雄视天下之才,她既然有话说,那必然是非常了得的大事,众人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她身上。

就是李隆基也不得不重视,眼睛瞪大,看着武则天道:“还请祖母说话。”

“姚崇十事,张说六策,张柬之选拔人才一事,都非常重要,是眼下最为紧要之事。然,要做的话,却是费时费力,需要年富力强之人来做。”武则天把狄仁杰和王孝杰瞧瞧,道:“可眼下朝中的大臣,年岁可不小了,难以担此重任。陛下若是要开创新的纪元,实现宏伟抱负,就需要提拔一批年轻且有才华的人才。”

“圣后英明。”群臣心悦诚服,齐声颂扬。

朝中的大臣,文臣以狄仁杰为首,武将以王孝杰为首。这两人虽然才干非凡,却是年岁不小,六七十岁的人了,身体大不如以前,精力或有不济了。

而要击破大食,需要处理的事儿太多了,必须要一批年富力强,富有才华的年轻人来完成不可。

武则天的提醒非常及时,非常有道理。

第六十三章 一文一武

“国老,你才干昭着,理政数十载,深得我的信任,就是老八还有陛下,对你也是信任有加。”武则天看着狄仁杰,道:“可你毕竟年岁大了,精力难济了,不如激流勇退,把重担交给年轻人来扛。”

这话颇有些苦口婆心了,也只有狄仁杰这个很得她赏识的人,她才会有用如此语气说话。

“谢圣后提谢。”狄仁杰站起身,向武则天施礼道谢。

“陛下,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恐难胜任,还请陛下恩准,允臣让贤。”狄仁杰向李隆基见礼,正式请辞。

“嗯。”李隆基很是赞赏。

选拔一批新人,取代狄仁杰这些老人,这是必然之事。即使武则天不说,李隆基也会这么做。武则天提起,劝狄仁杰让贤,倒是省了李隆基一番手脚。

“国老为国操劳数十载,劳苦功高,少有人能及。在这击破大食之际,本应与国老携手共图大事,然国老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朕不得不忍心准你让贤。”李隆基对狄仁杰很是欣赏,道:“国老虽然退下来了,还可以发挥余热,做一幕僚,为大唐出力。”

“谢陛下。”狄仁杰长吁一口气,大有卸下担子,一身轻松的架势。

这也难怪,狄仁杰为国操劳数十载,就没有松懈的时候。如今,他终于卸下重担,可以松口气了,感到身心轻松。

“陛下,臣王孝杰年事已高,身子骨大不如从前,难以胜任繁重的军务,还请陛下准臣辞去兵部尚书之职。”王孝杰不等武则天劝导,噌的一下站起身来,向李隆基请辞。

王孝杰的年岁也不小了,再加上长年征战,身上的伤不少,身体比起狄仁杰还有所不如,是该退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