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孙三代都在走这条路,我就是闭着眼睛也能走。”
“哪里有水草地,哪里有坦途,哪里不好走,我一清二楚。”
这些商人忙吹嘘。
“你们没说假话?”杨思勖问道,脸色冰冷。
“将军请放心,我们说的全是真的。”这些商人拍着胸脯保证。
“那好。你们的请求我答应了,你们就是大唐之军了,你们负责为大唐之军指引道路。”杨思勖当即同意了。
虽然早就找好了向导,可是,向导不嫌多。尤其是这些久走丝绸之路的商人,他们对道路的熟悉,绝不在那些向导之下。
“你们认识的商队多不多?”杨思勖又问道。
“多!我们认识不少商队。”商人们忙回答。
“你们立时去给他们说,要他们从军,为大唐领路。他们所得,绝不会比从商少。”杨思勖眼睛放光。
丝绸之路从长安开始,一路往西,到达罗马帝国。这些经年累月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绝对是最好的向导。他们对这条道路的熟悉程度,远远要超过西域的向导。
西域的向导,他们最多熟悉一段路程,到了下一段,他们不熟悉的地方,又得换人。若是有这些商人当向导,这事儿就方便多了。
“将军请放心,我们这就去。”这些商人大喜。
第十一章 兵临怛罗斯
火寻,是西域诸国之一。此国地处中亚,虽然早就知道唐军大举进入西域的消息,却是并没有派人前来请降。
“大王,唐军大举进入西域,与大食的大战即将开始,我们为何不早日请降?”有大臣不解的问道。
“请降?我为何要请降?”火寻王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个头不算高,人有些瘦削,不屑的冷笑道:“我们地处两国之间,就要好好利用这一便利,多要些好处。”
“大王,此话怎讲?”有大臣不解的问道。
“你也不想想。大食是那么好打的么?”火寻王冷笑一声,道:“大食疆域万里,口众极多,国力强,不在唐朝之下。我想,他们打起来,这仗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一定会打很长时间。到那时,我们就更显珍贵了,大食会拉拢我们,唐朝会拉拢我们。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两边要好处。”
如此心态,是西域诸国的普遍心态,以为有着便利的地理位置,就可以两边讨好。
“大王英明。”群臣恍然,大声颂扬。
唐朝和阿拉伯帝国都是两个庞然大物,实力强悍,而又相隔遥远。这两国若是要交战的话,必须要经过中亚,那么,中亚这些小国就是地头蛇了,他们就能左右逢源,两边讨好。
“大王,不好了,不好了。”群臣的颂扬声刚落音,只见一个亲卫飞也似的冲进来,远远就叫嚷开了。
“何事不好?”火寻王自以为得计,一听这话,大是不爽,脸一沉喝道。
“大王,唐军大举西进了。”亲卫忙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