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军!”混乱是因西凉军探子而起,被西凉军欺凌过的人们,在刘辩向他们问了一声之后,齐齐喊出了同一个他们心中最为憎恨的名字!
“是!”俯视着在场的人们,刘辩铁青着脸,接着对他们喊道:“西凉军烧了你们的家,杀了你们的亲人,他们还嫌不够!还要派出走狗混在你们之中,企图破坏大阳,再次奴役你们!今日受伤和死难的乡亲,也是因他们的迫害,才遭了不测!你们说,你们还愿意让西凉军奴役吗?”
“不愿意!”仰头看着站在房顶,背向着如墨乌云的刘辩,所有的百姓又异口同声喊了起来。
“不瞒乡亲们说!”人们对西凉军的恨意已空前高涨,刘辩一手按着长剑剑柄,另一只手紧紧攥成拳头垂在身侧,神情痛苦的说道:“大阳城没粮了,为了更多人能活下去,本王只能把多数粮草调拨给军队……”
民,向来以食为天。听说大阳城没粮,刚刚平静下来的百姓们又有些骚动了起来。
“将士们为了保护大家,与西凉军浴血搏杀,难道你们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打仗?”人们刚刚有所骚动,刘辩就接着高声喊了起来:“军中将士,每月口粮五斗!铜钱二十枚!凡是青壮年男子,愿意参军者,都可得到口粮!”
刘辩喊出了当兵每月口粮五斗和二十枚铜钱的话,骚动的人群又稍稍的安静了一些,所有人都仰着头,望着一身金甲,如同天神般站在房顶的刘辩。
“为节约粮草,寻常百姓,每人每月只能发放三升口粮……”看着街道上的人们,刘辩脸上挂着痛苦的神情,用一种极尽悲戚的语气说道:“这已是本王能尽的最大力量了!”
听了刘辩的一番话,在场的近两万人全都愣住了,一双双满是茫然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看向他。
五斗口粮,一个人根本吃不完,还能剩下许多养家,而三升口粮,即便是喝粥,也绝对撑不过一个月去。
第144章 军力扩张
雨淅沥沥的下着,春雨连绵,不下则已,一下便是十多天。
刘辩站在城头,一只手扶着湿漉漉的城垛,低头望着城外正吵嚷着要进城的百姓。
在他身后,一名亲兵撑着出门时陶浣娘备好的伞,为他遮挡着风雨,城头上的官兵们,却都站在雨地里,承受着雨水的洗刷。
“连续数日,已有五万余百姓入城!而且随同百姓们一道,军师还命人陆续送回了数百伤兵,重伤不可再回战场者,多达六十余人!”站在刘辩身后,周仓压低了声音对他说道:“另外大军已扩充到近两万人,只是新兵缺乏训练,兵甲也是不足……”
“找城内工匠,加紧赶制衣甲和兵刃!”低头看着一队守城兵士列队出城,刘辩眉头紧紧的拧着,对周仓说道:“军师若是再不回来,城内粮草真是支撑不了许久。”
“是啊!”周仓轻叹了一声,透过雨幕看着远方,对刘辩说道:“人越来越多,粮草却是只见消耗无从补给,长此以往,不出两个月,我军将士便要饿着肚子。”
“再等等,他们也该回来了!”仰头看了看遍布阴霾,正落着雨的天空,刘辩好似自言自语的说了句:“天也该晴了!”
连续数日,前往大阳成的百姓是越来越多,每次有百姓入城,城内官兵总会先将精壮男子与老弱妇孺隔离开来,第二天一早再让他们统一认亲。
不知是不是已放弃了潜入大阳城,西凉军再没派过探子进城,至少城内的官兵没发现有探子进城的迹象。
为了吃粮,为了全家人都能填饱肚子,进城的青壮年几乎都加入了刘辩的军队,兄弟多的,更是举家男丁一同参军。
军队人数的激增,并不意味着战斗力的迅猛提升。新加入军队的兵士,都是从未经历过战阵的平民,训练他们成为真正的战士,没有三五个月,根本不可能奏效。
可城内粮草已然不多,刘辩根本无法凭借仅存的粮草,守在大阳城内将这支军队训练成一支能征惯战的威武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