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2 / 2)

率军前往虞城的路上,刘辩一路都在回想着这场原本以为会艰苦无比的战斗。

十多万白波军,仅仅只用了两天,就几乎被刘辩完全招揽,甚至连白波军目前的根据地虞城,也落入了他的手中。

回响起往日,与黄巾军的数次遭逢,刘辩想到,在他招募的所有官兵中,招募起来最没有难度的就数黄巾军降卒。

大阳城内招揽百姓入伍,还使用了口粮分配差额的方法,才吸引到大批精壮男丁加入军旅,而招揽黄巾军,却只不过是打上一场小仗尔后说上几句能让他们看到将来的话,就使得他们诚心归附。

中平元年爆发的黄巾起义已然过去十年,黄巾军转战各地,将士们已是疲惫不堪。

各路诸侯和朝廷直属的官军,向来在剿灭黄巾时都是不遗余力,根本不给他们留下半点活路,也正是因此,疲惫不堪、已没了战斗欲望的黄巾军,才坚持战斗,始终没有投降。

想着这些,刘辩回过头,朝跟在大军最后,衣衫凌乱、战甲残破,甚至许多人没有铠甲,所谓的兵器也只是削尖木刺的白波军降卒看了一眼。

他终于明白徐庶为何要他先行北上,剿灭白波军,然后挺近渤海一带,与公孙瓒协同消灭青州黄巾军。

迅速壮大势力,需要兵源。新招揽的百姓,虽然通过训练,可以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战士,可耗费的时间却是相当的多。

战乱纷呈,各路豪强都想着在乱世中分一杯羹。却没有任何人愿意给已经走上绝路的黄巾军一条活路。

徐庶要刘辩做的,正是招揽这些经历过无数次战斗打磨,已有了许多战斗经验、却并不被各路豪雄接纳的黄巾军,以此来迅速壮大势力。

近十万人的大军缓缓的朝着虞城推进,走在最前面的,是衣甲鲜亮、器宇轩昂的刘辩军本部兵马,跟在后面的,则是衣甲破烂的黄巾降卒。

行进了大约半个时辰,刘辩看到远处隐隐的浮现出一座城池,扭头向身后的官兵们喊了一嗓子:“将士们,你们说,我等是在这野外吃过午饭再进城,还是进城再吃饭食?”

刘辩的喊声刚落,他身后的一群官兵就轰然笑了起来,其中不少人扯着嗓门应道:“虞城已然是我等自家的,殿下说何时进,何时便进得!”

“好!那就加快速度,莫要耽搁了进城吃饭!”回头朝官兵们露出了个和善的笑容,刘辩一挥手,高喊了一声。

大军前进的速度加快了许多,跟在刘辩本部兵马身后的一名黄巾兵小跑了两步,追上前面排着整齐队列的兵士,小声向一个兵士问道:“殿下对我等小兵说话,向来也这般和善么?”

“莫要违背军法,殿下好着呢!”那兵士扭头朝问话的黄巾降卒看了一眼,压低声音应了一句,随后又挺直身板,踏着规范的步子向前走去。

第158章 占领虞城

虞城城门外,徐庶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跟在他身后的是九名早先随他一同进入虞城的亲兵。

说服胡才献出虞城,徐庶已派出三名亲兵向刘辩报讯和押解杨奉、郭太亲眷前往战场,留在他身边的仅余下九人。

镇守虞城的胡才,披挂着甲胄,骑着一匹枣红马立在徐庶身旁,翘首望着东方。

在城门口,相向站立着两支黄巾军。城外的这些黄巾军,身上穿着还不算十分破烂的皮甲,手中持着的兵刃,也是相对精良些的短矛和圆盾。

黄巾军的队列一直延伸到城内,在城内的街道两侧,站满了等待着看热闹的男男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