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不会让你嫁给他!”从蔡琰的神色中,刘辩看出了她并没有勇气摆脱这场将来一定会给她带来无尽灾难的婚姻,他转过身,双手背在身后,望着安邑城,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对蔡琰说道:“若是你明日出嫁,本王纵使背负戕害贤良的罪名,也会率兵进入卫家,将你抢掠出来!”
“殿下……”刘辩说这番话,乃是出于不忍一代才女跳入火坑,可听在蔡琰的耳朵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她低垂着头,先是轻轻唤了刘辩一声,沉默了好一会,才抬起头望着刘辩,柔柔的对他说道:“殿下不舍奴家,奴家心中已是明了,只是……”
“没有只是!”望着安邑方向,刘辩并没有转身面对蔡琰,他眼睛微微眯了眯,以不容商量的语气说道:“本王说到做到!明日若是你嫁,本王便会率军冲入卫家,将你强行抢出!”
从刘辩的语气中,蔡琰听出了决然。
连续几日在这禹王台之上相会,蔡琰对刘辩已是芳心暗许。为了让她拒绝卫仲道,刘辩对她,自是也投入了许多关爱。
刘辩投入的关爱,出自于他不忍看着蔡琰将来遭受无尽的苦难,可在蔡琰看来,却是有着一种刘辩对她心有所属的错觉。
芳心之中,满满的都是刘辩的身影。可蔡琰终究是生长于官宦之家,虽是才情卓绝,接受的却也是正统的礼仪教育。
将刘辩暗暗的装在心内,那是她无法控制的情感羁绊,可真的为了刘辩而拒绝嫁给卫仲道,她却不知将来还有何面目回去与父亲相见。
当刘辩终于对她说出不要嫁给卫仲道的话时,蔡琰的心中满是困惑与痛苦。她想拒绝进入卫家,留在刘辩的身边,却又不敢轻易迈出这足以让她与蔡邕都万劫不复的一步。
从蔡琰的神情中看出了困惑和痛苦,刘辩轻叹了一声,什么话也没说,抬脚朝着禹王台的阶梯走去。
“殿下……”刘辩刚走出两步,蔡琰就连忙转过身,带着几分焦虑和不舍的轻唤了他一声。
停下脚步,扭头看了蔡琰一眼,见她只是张了张小嘴,却并没有接着把话说出口,刘辩的嘴角牵出一抹带着淡淡的笑容,迈开步子,沿着阶梯朝台下快步走去。
望着刘辩的背影,蔡琰的双眸中泛起了点点泪光。她从未与任何男人如此近距离且又毫无挂碍的连日私会。刘辩刚刚打开了她的心扉,她却因为一场早已定下的婚约,而不得不与他永久别离。
女儿家的心思总是细腻且容易感伤的,尤其是才情练达的女子,更是比寻常女子多了些感性。
刘辩那谦谦君子的做派,与他口中念出的那一首首美艳绝伦的词赋,在蔡琰的心中久久萦绕,无论如何,也是挥之不去。
泪光朦胧了蔡琰的双目,刘辩渐渐远去的背影,也在她的视线中模糊了起来。
沿着阶梯下了禹王台,刘辩从一名亲兵的手中接过战马的缰绳,抬头朝伫立台上的蔡琰望了过去。
高台上的风儿,撩动着蔡琰素色襦裙的衣摆,衣袂在风中飘摇,就犹如一朵白云正在碧蓝的天际滚滚卷动,使得她如同仙子般美艳。
与蔡琰一个台上一个台下,遥遥相望,过了好一会,刘辩才转身跳上马背,双腿朝马腹上轻轻一夹,抖动了一下缰绳,策马向郡府方向奔去。
几名随行护卫的亲兵见刘辩策马离开,赶忙跳上战马,紧追着他赶往郡府。
刘辩已然离开,禹王台上,蔡琰抬手轻轻抹了把朦胧了双目的泪花,望着远去的刘辩,心中升腾起浓浓的不舍。
陡然之间,她心内生起了一丝莫名的感觉。策马远去的刘辩,好似成了昔日为救天下苍生而四处奔波、治理黄河的大禹。而她,则是那个伫立在禹王台上,十数年如一日,等待着夫君归来、最终风化成石的大禹妻子……
领着几名亲兵,策马回到郡府门前,刘辩翻身跳下马背,双脚还未跨进郡府大门,他就转过身,向跟在身后的亲兵说道:“密切保护蔡姑娘,不许任何人接近,尤其是卫家迎亲的人!”
“诺!”跟在刘辩身后的六名亲兵,其中四人抱拳应了一声,转身走向他们的战马,跳上马背又朝禹王台方向折了回去。
目送着四名亲兵折回禹王台,刘辩领着另外两名亲兵进了郡府,径直朝后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