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简单明了,以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三四年来发生的事情。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刻画的那么淋漓尽致,使人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
听着唐姬的吟唱,看着那曼妙的舞姿,刘辩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这许多日子以来,他从逃离洛阳,到建立起势力,尔后分封为王的经历。
当初在洛阳,他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保护唐姬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他已成功的诛杀了董卓,且被封为洛阳王,占据了富庶的洛水流域。
可天下并未真的平定,各路豪强依旧拥兵自重。他杀了董卓,汉室朝廷也绝不会认为他对朝廷有功,因为除了刘协,汉室只余下他有着正统的皇家血脉。最是无情帝王家,徐庶等人说的没错,刘协要稳固皇位,待到天下打定,必然是第一个会对他这位血脉相同的兄长下手。
至于那位一直叫嚣着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刘玄德,不仅刘辩始终没把他当成汉室宗族来看,恐怕刘协也没将他当成真正有威胁的宗族一员。莫说他那身份只是自家杜撰,即便他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如今已是过了十多代人,也是与汉室宗族早没了半点血缘亲情。
第306章 少年凤雏
罗裙翻飞,红衣飘飘,唐姬以她那优美的歌喉,吟唱着一首长长的叙事诗。这首长诗叙述了自董卓篡权,一直到刘辩进入长安,与王允等人共同设计,诛杀董卓之间发生的所有大事。
听着唐姬吟唱的长诗,刘辩的思绪在诗歌的引领下,盘旋于他这两年的经历之中,直到琴音渐止,唐姬收起舞步,他还没有完全回过味来。
“殿下……”见刘辩低头沉吟,半晌不言,唐姬稍稍向他靠近了一些,歪着小脑袋,轻柔的唤了他一声:“可是妾身歌舞不好?”
经唐姬一唤,刘辩陡然一惊,赶忙抬起头,朝她微微一笑,对她说道:“卿歌舞双绝,世间难觅,本王岂会以为不好?”
“本王只是寻思,方才你吟唱的那首长诗,叙述了这两年所有的事情,且文辞优美,语言简练,着实是不可多得的佳品。”仰脸看着立于面前的唐姬,刘辩向她问道:“不知此诗出自何人之手?”
“此诗乃是出自昭姬之手!”唐姬微微欠了欠身,向刘辩福了一福,对他说道:“当日于安邑,昭姬做出此诗,拿于妾身共赏,妾身以为文辞优美,若是唱于殿下听,殿下定会欢喜……”
立于刘辩身前,唐姬脸上现出一抹淡淡的失落,语气中也透着一丝感伤,对刘辩说道:“妾身却未想到,此诗虽是优美,却夹杂着浓郁的悲愤之气,引殿下回想起往日不快,妾身知错……”
“并非如此!”唐姬话还没有说完,刘辩就仰脸朝她淡淡一笑,对她说道:“本王也觉着此诗优美,尤其是出自卿口,更让本王身临其境,犹如再次置身于那纷繁征伐之中……悲愤之气确是浓厚了一些,可董卓篡权,这天下之人,又有几人不在悲愤之中。卿可告知昭姬,此诗便取名《悲愤诗》……”
“启禀殿下,邓将军于前院等候!”正与唐姬说着话,门外传来一名羽林卫的声音:“听闻邓将军说是寻着了那丑陋少年!”
听到羽林卫所说的话,刘辩很是歉疚的朝唐姬微微一笑,对她说道:“本欲陪你多说说话儿,无奈俗务缠身……”
“无妨!”从刘辩的语气中听出了歉意,唐姬甜甜一笑,对他说道:“殿下乃是为大汉社稷、为黎民百姓操劳,妾身只是一区区女子,与这天下、百姓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殿下莫要太过挂怀!”
口中虽是说着无妨,可刘辩却能从唐姬略显失落的神色中看出,他要离去,唐姬心内是十分不舍。
怀着歉疚,刘辩站起身朝门外走去。唐姬也紧随在他的身后,一直把他送到了寝宫正门。
“今晚好生歇息,莫要晚睡!”出了唐姬的寝宫,刘辩转过身,扶着唐姬的两臂,将脑门抵在她的额头上,先是带着无限柔情的向她吩咐了一句,随后压低了声音,嘴唇几乎要贴到她的耳垂上,对她说道:“若是本王此刻罢兵,能与卿等安然度过此生,本王宁愿与卿等隐匿山林,再不过问世事!可是本王晓得,如今之势已成骑虎……”
说到这里,刘辩挪开了抵在唐姬额头上的脑门,轻叹了一声,拍了拍她的手臂,转身离去。
凝望着刘辩渐渐远去的背影,他最后说的那句话始终在唐姬的耳边萦绕,不知不觉中,唐姬的眼窝已是一片湿润,莹莹泪光在眼眶中直打转转。
追随刘辩离开洛阳,唐姬见证了刘辩的成长,也深深懂得他心中的无奈。刘辩的那番话,即便不说,她也是深有体会。可这番话从刘辩的口中说出,给唐姬带来的,却是难以言明的心酸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