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1 / 2)

“哦?”听完胡赤儿所说的话,牛辅拧起眉头,向他问道:“胡将军何出此言?派将军前去求和,又非与之接战,莫非洛阳王还会杀了你不成?”

“若是将军命他人前往,洛阳王或许不杀!”跪伏在地上,胡赤儿对牛辅说道:“可若是末将前往,洛阳王一定会诛杀末将,致使将军大事不成!只因早先于黄河岸边袭击洛阳王运粮兵马,乃是末将一手执行。洛阳王对末将,早已是恨之入骨,如何肯任由末将前往其军营求和?”

“那胡将军以为何人前去,方为稳妥?”听了胡赤儿的一番话,牛辅点了点头,再次向他追问了一句。

胡赤儿先是环顾了一圈厅内众将,随后把脸转向了刚才拔剑要与他拼命的董将军,对牛辅说道:“董宪将军勇武过人,且胆略高出末将不止一筹,末将以为,董将军可堪大任!”

“胡赤儿!”胡赤儿的话音刚落,那位董宪将军就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瞪圆环眼,抬手指着跪伏在大厅正中的胡赤儿,恶狠狠的骂道:“你惧怕洛阳王,不敢与之厮杀,也不敢前去求和,却偏偏要老子送死,究竟是何道理?”

“董将军莫恼!”董宪的话刚说完,牛辅就拧起了眉头,有些阴阳怪气的对他说道:“胡将军所言并非全无道理,以他早先与洛阳王之间结下的恩怨,他若前去求和,洛阳王念起旧仇,定会杀他。如此一来,本将军的缓兵之计便会毁于一旦!”

先为胡赤儿开脱了一句,牛辅接着对董宪说道:“可董将军与洛阳王并无旧仇,且将军为人敏慧,前去与洛阳王商谈和议一事,正是不二之选。如此,董将军可是还要推脱?”

跟随牛辅日久,董宪晓得牛辅的脾性。董卓的这位女婿,与他的岳父尚且有所不同。

董卓杀人,并非什么人都杀,只是那些明目张胆敢于当面反对董卓权威的人,才有可能被杀,其中甚至还有一些人,董卓竟是大度的将其放过,因此才埋下了被王允、刘辩联合起来暗中密谋诛杀的隐患。

作为董卓的女婿,牛辅当初不仅杀反对董卓的士族贵胄,也杀平民百姓,军中若有将领反对他的决断,同样也会遭到灭门之灾。正因如此,在牛辅军中,无论将领还是官兵,对他都是有着很深的忌惮,生怕哪天厄运降临到自家头上。

董宪晓得,若是他此刻拒绝牛辅,会死的将不只是他一个人,而是他全家老小。

无奈之下,董宪只得再次狠狠的瞪了一眼还跪在厅中的胡赤儿,抱拳对牛辅说道:“将军但有差遣,末将万死不辞!只是末将嘴笨舌拙,万一有辱使命,但求一死,还望将军放过末将家人!”

“董将军多虑了!”董宪提出要牛辅放过他的家人,牛辅脸上现出宽宏的笑容,朝他摆了摆手,对他说道:“将军乃是拼着性命为我西凉大军谋福,即便事有未逮,本将军又怎会迁怒将军家人?”

第316章 搁在那里晾一会

弘农郡与京兆尹毗邻之处,一片连绵的大山横亘在两郡之间。

大山连绵,一眼望不到边际;山峦叠嶂、云深雾绕,无穷无尽的碧山青峰,就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阻隔着两郡之间的必经之路。

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在山脚下搭起营帐,官兵身上那通红的衣甲,犹如一团团正熊熊燃烧着的烈焰,在山脚下跳跃起舞,就好似要将这片连绵不绝、巍峨高耸的大山给点燃、烧尽似得。

“过了太华山,便是京兆尹地界!”立于山脚下,刘辩仰起头,望着直插云霄的山峰,庞统站在他身后,对他说道:“太华山地势险要,西凉军定是已然在此布下防线。若要绕开太华山,便是需多走上数百里……”

“自古华山一条路!”仰望着云绕雾缭的山巅,刘辩对身后的庞统说道:“地势如此险峻,西凉军扼守山道,我军就算再来三万,恐怕也是强攻不上!不知军师有何盘算?”

“山路险要,另辟道路绝不可能!”与刘辩一样仰望着华山山顶缭绕的云雾,庞统微微蹙起眉头,对刘辩说道:“而今之计,恐怕只有寻找当地山民,为我大军引路,或许可寻到只有山民晓得的小路,避开西凉军防线……除此之外,惟有静待其变!可我军恐怕是无有太多时日等待……”

“报!”刘辩与庞统正说着话,一名兵士飞快的朝他们跑了过来,到了近前,那兵士半跪在地上,抱拳对他们说道:“启禀殿下、军师,牛辅遣来一董姓将军,说是要与殿下和议!”

“和议?”刘辩先是扭头朝一旁的庞统看了看,随后向那兵士一摆手,对他说道:“告诉来人,本王不会与牛辅谈甚么和议,要他回去告知牛辅,让牛辅洗干净了脖子,等本王前去砍他的脑袋!”

“诺!”得了刘辩吩咐,兵士应了一声,起声就要向回跑。

“且慢!”兵士刚跑了两步,立于刘辩身边的庞统就赶忙将他叫住。

听到庞统叫他,那兵士停下脚步,转过身面朝刘辩和庞统,抱拳躬身立着,等待进一步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