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那亲兵手指的方向,刘辩扭头一看,看到的竟是十多匹快马,正迎着夕阳朝他这边奔来。
西下的斜阳,投射出的橘色光晕照在那十多骑快马上,他们虽是迎着残阳狂奔,战马和骑士的身上,却还是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橘红。
十多匹快马朝着刘辩这边奔来,刘辩身后的亲兵们,立刻便手按剑柄,跨步上前,在刘辩身前不远的地方形成了一堵人墙,一双双眼睛眨也不眨的凝视着越来越近的骑士们。
当那群骑士到了刘辩等人能够看清身形的距离,挡在刘辩身前的亲兵们才算是松下了一口气。
领着十多人朝刘辩这边奔来的,竟是被刘辩从河东调到洛阳的陶虎。
陶虎在洛阳军中,不过是个裨将,他的身份并不算高,但是他在洛阳军中,却是无人不晓的人物。
原因倒是颇为简单,淘浣娘是刘辩的妻子,身为王妃之兄,陶虎自是会成为许多将士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陶虎虽是淘浣娘之兄,他却从来没有依仗刘辩的势力强压同僚,对属下官兵也很是爱护,正是因此,在洛阳军中,他的口碑也还算不差。
策马奔到离刘辩尚有二十余步的地方,陶虎翻身跳下马背,领着十多名骑兵,飞快的跑向刘辩,到了刘辩近前,他与那十多名骑兵齐齐半跪在地上,抱起双拳,向刘辩行了个跪拜礼。
“陶虎,本王明日一早便可返回洛阳,你来此处作甚?”见了陶虎,刘辩微微拧起眉头,很是有些纳闷的向他问了一句。
“恭喜殿下!”保持着抱拳半跪的姿势,陶虎仰脸望着刘辩,对他说道:“今日午间,唐王妃临盆,为殿下生得麟儿!”
“什么?唐姬生了?”陶虎的话刚说完,刘辩就愣了一下,眨巴了两下眼睛,虽说很是不敢相信,却掩饰不住满心欣喜的向陶虎问道:“因何这般巧合?本王方到洛阳城外,唐姬便生了!”
“是啊!”从刘辩的神色和语气中,陶虎看出了惊异和欣喜,连忙接话说道:“末将前来,正是奉了军师之命,前来请殿下早些返回洛阳!”
“领军之责要劳烦军师了!”陶虎口中的军师,自是镇守洛阳的徐庶,得知唐姬临盆,刘辩哪里还会多在城外耽搁片刻,连忙扭头向一旁的庞统说道:“明日一早,请大军入城。本王喜得王子,洛阳城要大庆三日,所有将士、百姓,一律与本王同乐!”
“恭喜殿下!”双手抱拳,向刘辩躬身一礼,庞统对刘辩说道:“殿下只管前去,臣下明日一早便领军返回洛阳!”
“殿下喜得王子,众军恭贺殿下!”随在刘辩身旁的将军们,在得知唐姬临盆,为刘辩生了个儿子之后,也都纷纷上前道贺,赵云更是高高的将拳头举了起来,朝正忙着搭建营帐的洛阳军将士们高喊了一声。
赵云的喊声,传进了附近的许多洛阳军将士耳中。得知刘辩有了后人,听到赵云喊声的将士们一个个顿时喜上眉梢,齐声高呼道:“恭贺殿下喜得王子!”
一个人的喊声,传出的并不会太远,可无数人同时向刘辩贺喜,喊声却是飘出了很远很远。
在远处正忙着搭建营帐的洛阳军将士们,起先并不晓得发生了什么,直到他们的很多同泽向刘辩道贺,才一个个如梦初醒,愕然的回过神来。
一时之间,数万名洛阳军齐齐向刘辩欢呼着道贺,场面倒也是颇为壮观。
向庞统和将军们又简单交代了几句话,刘辩翻身跳上一名亲兵为他牵来的战马,与管青一道,领着龙骑卫,在陶虎的陪同下,一路策马疾驰,朝着洛阳去了。
望着刘辩的背影,年轻的庞统脸上漾满了笑容,那张几近扭曲的脸上,一双眼睛也笑的眯成了两条狭小的缝隙。
“军师何故发笑?”见庞统只是望着刘辩的背影发笑,赵云抱拳向他拱了拱,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殿下有后人了!”抬手捏着还没长出胡须的下巴,庞统故作深沉的对赵云说道:“虎父自是无有犬子,殿下之子待到成人,定会成为一代天骄!届时我等所做努力,才不枉费!”
“是啊!”点了点头,把脸转向了洛阳城方向,赵云也接着叹道:“物是人非,想当初末将追随殿下,殿下只是占据了一座小小的卧牛山,如今世道轮回,殿下不仅诛杀了董卓,还攻破了公孙瓒,这大汉基业,想来不会为一班小人祸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