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页(1 / 2)

出了军营,刘辩朝要跟上来的一队卫士摆了摆手,让那些卫士退了回去,只带着吕布和太史慈走向了淮河。

大军驻扎地附近的这段淮河,河面相对宽阔,水流也不是十分湍急,一直走到离淮河很近,仨人才能隐约听到“哗哗”的水流声。

这里的淮河与岸边落差很大,河面同两侧的河岸高度相差数十步。

站在岸边向下看去,淮河就像是一条闪亮的银带,自西而东缓缓的流淌着。

站在岸边,望着清澈的淮河,刘辩对跟在身后的吕布和太史慈说道:“此处河道平缓,我军若要过河,甚为便易!本王早先已是派出斥候,在对岸观望淮南军动向,一旦有淮南军靠近岸边,本王便可立即领军过河,于对岸同敌军厮杀!”

“临到淮南军抵近,我军再行渡河,一旦有所迟延,敌军便可半渡而击之!”听完刘辩的一番话,吕布有些忧虑的说道:“殿下于此驻扎,倒不如领军渡过淮河,在河岸对面驻扎!”

“我军自洛阳而来,假若淮南军有心死守淮河,恐怕对岸早已部署了兵马!”望着空荡荡的河岸对面,刘辩微微眯了眯眼睛说道:“袁术只想保住寿春,本王又如何会不给他一个聚集兵马的机会?寿春城内若是集聚十数万淮南军,此战我军便已是胜了多半!”

第767章 刺杀军令

淝水岸边,五千羽林卫骑在马背上,遥望着对岸。

河岸对面是一片葱翠的山岭,山岭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尽头。

高顺驻马立于岸边,眉头微微拧着,向骑马立于他身旁的邓展问道:“邓将军,我军在淝水岸边驻扎已有数日,据闻淮南军已有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来到寿春,因何既不见淮南军前来进攻,也不见殿下率军渡过淮水?”

“某也不晓得!”摇了摇头,邓展对高顺说道:“可能陈先生对此了然,将军不若去问问先生。”

提起陈宫,高顺点了点头,望着河岸对面却并没有说话。

自打高顺击破了袁胤,淝水北岸的各村庄就向羽林卫缴纳出了许多粮草,陈宫每日只顾着盘点粮草,军中之事已是过问的相当少。

“来人!”凝望着淝水北岸,沉默了许久,高顺才向身后的一名羽林卫喊了一声。

那羽林卫听到喊声,连忙策马到了高顺身旁,抱拳问道:“将军有何吩咐?”

“去请陈先生前来,本将军有要事与先生商议。”扭头看了羽林卫兵士一眼,高顺向他吩咐了一句。

羽林卫兵士应了一声,兜转战马向后方的一个村庄奔了过去。

望着河岸对面,扭头看着远去的羽林卫,邓展向高顺问道:“莫非将军打算挥兵过河?”

“淮南军于寿春城外聚集,十万大军云集城外,若是我军不将他们压入城内,殿下来到寿春,也是要费上不少周章!”扭头看着邓展,高顺有些纠葛的说道:“某虽是心内有此念想,可淮南军势大,又不晓得从何下手,只有先向陈先生询问,再做计较!”

听了高顺的一番话,邓展没有言语,只是望着河岸对面,眉头微微蹙起。

秦军主力已经到了淮水北岸,可到了淮水却始终不见刘辩领军渡河,而且还没有任何相关军报传到南岸,不由的让邓展和高顺心内也是疑惑,想不明白刘辩究竟要做些什么。

得了高顺命令前往后方村庄的羽林卫,很快便护送着陈宫来到了淝水岸边。

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高顺和邓展扭过头朝后看了一眼,见陈宫在那名羽林卫的领路下来到,连忙兜转战马迎了上去。

“先生!”迎上陈宫,高顺、邓展一勒缰绳,同时抱拳向陈宫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