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页(1 / 2)

说着话,他夺过妇人手中的木盆,端着就朝营地外走去。

嵩山一带,流经山下的溪流并不是很多。

可行军打仗,选择驻扎地时,大军一般都会选择临近水源的地方。

这种水源并非靠近河岸,而是有溪流或山泉的区域。

背靠河岸驻扎,一旦行军不利,大军将无有后撤之路,而山泉和溪流,由于水道狭窄且深度一般不会及膝,对大军并无影响,因此有此类水源的地方,便是行军打仗最佳的扎营之处。

行军时,由于条件有限,往往难以选择到合适的地段驻扎。

可眼下这座营地,却是为了安置从各处找寻到的青州军遗属,选址也是经过详细勘察。

出了营地不远,便是一条清冽的小溪。

妇人们出营,打算前去浆洗衣衫的,便是那条小溪。

从妇人手中抢过木盆,那秦军兵士头也不回的朝着营地外的小溪走去。

另外几个秦军见他如此,也都赶忙上前,纷纷从端着各自衣衫的妇人手中抢过木盆,朝营地外快步走去。

几个妇人被抢了木盆,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空着双手,紧紧的跟在那几个秦军兵士身后,离开营地,往小溪边去了。

第1184章 大秦就是他们的家

在赵云和邓展的陪同下,刘辩进了营地。

没走多远,从营地内最大的一座帐篷中跑出了几个秦军。

跑在最前面的,是个穿着小校衣甲的秦军。

到了刘辩等人近前,那小校和跟在他身后的几个兵士抱拳躬身,向他行了个大礼。

朝小校虚抬了一下手,刘辩向他问道:“此处可是你在负责?”

“正是小人!”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小校说道:“营地内共计收罗青州军遗属七万六千人,守军三百四十二名!”

“三百多人看管七万余人!”骑在马背上,刘辩嘴角微微一牵,露出一抹笑容,向那小校问道:“你等可看顾的过来?”

“回禀殿下!”双手抱着拳,小校微微躬着身子应道:“七万余人,有五万多都是懵懂孩童,半大孩子与妇人只有两万余。经过调养,自身并未得病的妇人与半大孩子已是可做些小事,也可帮衬着一些。”

“你等乃是他们的杀亲仇人!”用马鞭朝着营地四处指了指,刘辩对那小校说道:“岂不怕他们暗中对你等不利?”

刘辩这么一问,小校抬起头望着他说道:“若非我军四处搜寻,他们这些人,早已成了荒野中的饿殍,如今对我军只有感激之情,哪里还有半点违拗之意!”

放下抱起的双拳,小校站直了身子,脸上流露出一抹欲言又止。

他脸上这抹表情只是一闪即逝,却还是被刘辩把握了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