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要走了!”点了点头,诸葛均双手负于身后,望着前方的河面,好似对船叟说也好像是在自言自语:“有些事情,终究是有个了断!即便是亲兄弟,怕是日后也要各为其主!”
假若听他这番话的不是船叟,而是认得他的人,必定晓得他是在说诸葛亮。
并不懂得天下大势,也不认得诸葛均究竟是何人,船叟心内更是一片迷茫。
不过想想别人的事情与他也是没有甚么牵连,唯一的损失,便是少了个整日闲游给钱却是不少的客人,船叟也就坦然了。
“那不是诸葛先生吗?”站在船头上,诸葛均正凝望着前方,岸边一个秦军兵士发现了他,抬手朝着小舟一指,向从洛阳来的传令兵喊了一嗓子。
传令兵并不认得诸葛均,听到兵士的喊声,赶忙向河中望去。
他看到的,是一个穿着青色长袍、双手负于身后,正凝望着前方的青年文士。
“果真是诸葛先生?”扭头朝发现诸葛均的兵士看了一眼,传令兵追问了一句。
“正是!”点了下头,兵士应了一声。
确定了诸葛均的身份,传令兵策马到了河岸边,向小舟上站着的诸葛均喊道:“诸葛先生,某奉殿下之命,前来请先生赶赴洛阳!”
听到传令兵喊出“赶赴洛阳”四个字,诸葛均的嘴角牵了牵,露出一抹笑意。
诸葛亮给他的锦囊中,写着三条计策。
不过这三条计策如今对他来说都是没有什么用处了。
三条计策,无非都是保命之计,诸葛均要的,是在刘辩身旁站稳脚跟,而不仅仅只是保住性命!
听到岸边上传令兵的喊声,诸葛均回头对船叟说了句:“烦劳老丈,将船靠岸!”
“好嘞!”应了一声,船叟撑着槁,将船朝岸边行去。
岸上传令兵的喊声,船叟也是听的清清楚楚。
殿下下令要人前来迎接的人,在他看来,必定也是贵人。
自从寿春与下蔡彻底并入大秦版图,他的日子也是要比以往好过了许多,除了撑船度日,在河岸北侧,他还分了几亩田地。
每年莫说吃饱肚子,就算是想要用卖些物事,收入也是足以维持。
日子过的好了,船叟对秦王自是感激莫名,由此也连带到秦王特意派人来请的人。
小舟缓缓靠岸,当船舷靠上岸边时,岸上几个秦军纷纷跳下马背,传令的兵士跑到船边,抱拳对诸葛均说道:“诸葛先生,殿下请先生即刻前往洛阳,有要事相商!”
“殿下可有说要某前往辽东?”低头看着传令兵士,诸葛均像是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未有听说!”保持着抱拳的姿势,兵士应了一声。
诸葛均点了下头,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递给船叟说道:“老丈,这些足以做为今日船费!”
“先生只管将钱收起!”并没有接过铜钱,船叟笑着说道:“殿下的客人,便是我等的客人,先生坐个船,又值当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