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那就是天尊之境,踏出去,一步登天,成为人中之人,龙中之龙。
每一步,何其艰辛?
有儒家圣人曾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何要反省?因为每一次反省,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体悟,对自己道的一种体悟,重走自己的路,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失误和优点,可以验证自己的路。
对原始道尊的道,虞昊并不感兴趣,元始魔宗讲的是道家的道,而他走的是帝王之道,两者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因此原始道尊的道对他并没有太多的作用,但是圣人之道,是对天地的一种体悟。
因此,虞昊对这些道只是一种借鉴,将圣人的道来体悟、验证自己的道,慢慢体悟之下,虞昊原本不牢固的基础缓缓扎稳。
这是一种沉稳的积淀,等到原始道尊的道音落下,虞昊缓缓睁开眼睛,看到的世界还是那片世界,却又不是那片世界,这是一种很玄妙的体悟,看山是山,看山又不是山,看水是水,看水又不是水?
他的力量并没有增加,但是精神更为凝练,念头更为通达,增长的是一种对力量的运用,就好似居重驭轻和居轻驭重的区别,有的人能用一把小刀劈开一颗巨木,而有的人能用一柄百斤的刀来在豆腐之上雕花。
两种不同的力量运用,精妙到细致入微,以前虞昊对力量的运用很是粗糙,而现在,已经更为熟悉。更为细致。
道音落下,虞昊睁开眼睛,朝左右看去,只见无数修士正沉浸在对原始道尊道的体悟之中,有的人脸上呈现幸福之色,有的人脸上呈现焦虑之色,还有的人则是搔首挠耳,却是什么也没有体悟到。
就连香含烟、瑶红、李辅之、虞布、虞丘几人似乎都是若有所悟的样子,显然在听道之中有所得,放眼看去,人群修士之中也有大昊帝庭的臣子,虞昊也未在意,若是听一次道,就让自己的臣子被阐教迷惑,那自己这么做帝王的也太失败了。
原始道尊停下讲道,目光扫过,周围人群的样子清晰入目,身后的十一道人,也将这些修士的样子放在眼里。
最后,原始道尊目光落在虞昊身上,虞昊也正好看过去,两人目光交织,虞昊微微一愣,随即微微一笑。
原始道尊也是眼中透出笑意,一道声音交织在虞昊耳边,“虞帝,可否借一步说话?”
“好!”虞昊点点头。
原始道尊收回目光,起身转身离去,身后,那个赤脚披发风道人走上来,朝着下方众修士微微一礼,而后开始讲起自己的道来。
所谓玉虚宫讲道,原始道尊讲道只是前九天的时间,至于其他时间,都是有他的弟子代劳,毕竟,原始道尊是什么人?那可是上古的圣人,圣人何其尊贵,代天巡狩,是为天地圣人。
而且,由十一位魔神讲道,也足够这些人听得了。
虽然对原始道尊的离去微微遗憾,但是又有一个魔神境界强者来的讲道,也是不错的,众修士也是满足了。
“你们先等在这里,我去去就来!”
虞昊朝虞丘几人打了声招呼,随即离了席位,早已经有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道童等候在玉虚宫外。
“虞帝,老爷让我在这里等你,请随我来!”
道童朝着虞昊微微稽首,虽然只是一个小道童,但身上的气息依旧让虞昊难以看清,显然,这也是一个踏出那一步的强者,不过应该只是准魔神之境,若不然也当和那十一道人坐在一起,不至于只是一个小道童。
想想也是,上古之时,原始道尊门下强者无数,虽然大劫难之后死去大半,但也该有一些强者活下来,特别是还有着原始道尊的庇佑,活下来的人数不说多少,也该有个十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