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挑剔不出魏大小姐的不好,那真是让人满意的女子,天生的大家闺秀,无论家世门第,还是她自身的言谈教养,嫁给皇子再合适不过,她当然也喜欢了。
她蹙眉为难的道:“可是,虽然没有人说,但宫里的人都心知肚明,那是太后娘娘准备给齐王的王妃,连皇后都默认了。”
长孙少沂一笑,颜色灿若春花,快意言道:“母妃,太后娘娘明说了吗?”
“这倒是没有。”郦妃略略摇头。
“那不就是了,男未婚,女未嫁,连一句口头上的言语都未曾有过,我为何求娶不得,再说皇祖母的意思,也不一定就是给三皇兄的。”
“我儿说的也是。”郦妃有些动摇了,又有心成全自己的儿子,从小到大,长孙少沂都是聪明又听话的好孩子,他也仅仅想要娶一个喜爱的女子,既然男未婚女未嫁,也不是不可。
太后娘娘的母族的姑娘,嫁给她的哪一个孙儿都是一样的吧,面对长孙少沂的请求,魏太后仍然有些不可思议,又问了一遍:“少沂,你是说明姬?”
她是没有考量过少沂的,只因少沂在她们眼中,尚且还是少年的孩子气,其实他是比魏明姬大的。
长孙少沂哭笑不得,这有什么好惊讶的,他不知道魏明姬在皇祖母心中,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若是好,自然是求娶的人多正常,若是不好,为何还要给三皇兄做正妃。
他笑眯眯的一口应下道:“是啊,皇祖母,《诗经》上都说了,谓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孙儿对魏小姐一见钟情,这也不足为奇罢,是以,还请皇祖母应允孙儿。”说完,翩翩一拱手,公子如玉。
这也未尝不可,魏太后如此思忖片刻后,也想通了,笑着指他:“你这哪是在求皇祖母应允,分明就是要皇祖母直接赐婚来了。”
“皇祖母若是肯的话,孙儿自是愿意。”长孙少沂泯然垂首,他当然知道皇祖母为何会选择三皇兄,毕竟,三皇兄是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人,也是皇后嫡出。
魏太后心底也有些可惜,她本来一直看好老三和明姬的,没想到,老三没有意思,老四却对明姬一见钟情,起了心思。
其实,总的说来,长孙少沂比少湛,除了是妃嫔所出,任何都不再差的,性子好,和兄长们相处的也融洽,明姬若是嫁给了他,也只是有益无害,皆大欢喜。
长孙少沂耐心的微笑道:“皇祖母看着孙儿长大的,也知孙儿不算太差罢,魏大小姐乃是魏老太爷的孙女,孙儿喜欢也没什么不可的吧,说起来,孙儿与魏大小姐还是表兄妹。”
魏太后没料到长孙少沂态度如此坚定,魏明姬入宫不就是为了再续魏家门楣吗,其实细细想来,长孙少沂的身份倒是比老三更加稳妥。
“少沂来诚心求娶人家小姐,皇祖母怎么能有不应的道理。”魏太后三言两语便答应了下来,不过后面又说要魏明姬与他先见上一番妥当。
“多谢皇祖母,不过,暂时还不用皇祖母赐婚,孙儿虽对魏大小姐心仪神往,但魏小姐怕是还不晓得孙儿的模样,不如依了民间的礼,我与她相看一二,也好让她心甘情愿的嫁与孙儿。”
魏太后喜欢魏明姬,不仅仅是因为她姓魏,而且是魏家女儿里最具有她当年风采的人,太后到底是太后了,轻易便应允了敏王的请求。
夜晚齐王府的书房里,通明的烛火从槅扇漏出,落在斑竹的竹叶上,从里面传出齐王殿下愠怒的声音:“老四这个混账东西,朝中大大小小那么多的争端是非,偏偏要与本王做对。”
长孙少湛白皙如玉的眉间,蕴含着一层薄薄的戾气,狠狠的将手里的卷册拽了出去,卷宗落在地上,书页散乱。
他的幕僚陆严站在一旁,心中轻叹一口气,弯下腰将卷宗捡起来,一页一页的抚平,放好在桌案上。江改附和道:“的确没想到居然是敏王殿下趁着出使的时机,帮善王殿下料理了陈家的弊病。”
本来他们以为是捉住了长孙少穹的把柄,谁承想被敏王悄悄的给解决了,甚至还借由保护使臣的名义,将他们的人给清理了。
看着他这慢条斯理的神态,不急不躁,长孙少湛渐渐也就平息了怒火,坐了下来盯着陆严,不虞道:“陆严,你看起来并不急本王所急,难道,就没有想说的?”
当初曲家向他举荐此人,长孙少湛虽然心存疑虑,但还是礼遇有加,后来发现此人果然不凡,派他去调查善王府的动向,本是已经有了眉目,谁知却被出使倾国时,途径当地的长孙少沂暗中插手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