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2)

牵帝衣 水上银灯 3042 字 16小时前

曲皇后的忧郁压抑在心中,见到少幽又时常想起嘉应公主夫妇,以及她早早夭折的幼女。

她欲言又止,她心怀挂念,她对朝楚这样的愧疚,又是这样的疼爱。

如果,他没有知道这些,而曲皇后也没有离世,他大抵永远会是一位合格的皇兄,保护着他的皇妹。

他们都已经知道了,皇帝不明白,这是血脉的力量吗?

他很多时候,甚至真的觉得,少幽就是自己亲生女儿,这个女儿,正是他所希冀的。

其实,这就是上天赐给他的女儿罢。

每个孩子都有他无法舍弃的优点,也许他们都因为各自的缺点,做出了些蠢事,可这掩盖不了,他们作为孩子,在他心中的光芒。

仁善忠孝,达练世故,果决擅谋,剑胆琴心……皇帝低下头,他不愿再次目睹“荧惑之乱”。

但现实告诉他,这不可避免。

“若少幽能做到太上忘情,作为皇兄的儿臣,自然也不会强求。”长孙少湛长睫低敛,语调平缓微沉。

他无论如何,都是少幽的皇兄。

他昂起首来,不加以任何遮掩,坦然无畏道:“现在,父皇您知道了,注定了的,是无法改变的。”

金剑的誓约,还是成真了。

长孙少湛坚定的神色,令陛下想起了当初的少幽。

他当初也曾问过她:“少幽,你的皇兄他,日后会是暴君。”

“不,父皇,倘若皇兄有罪,儿臣愿与皇兄一同承担,无论苦痛生死,皆听父皇发落。”

彼时,朝楚公主在下跪地叩首:“父皇不希望会有那一天,但国师的卜算从不会出错,少幽,你难道不曾对父皇有所隐瞒吗?”

“少幽,等到了那一日,你就会相信了。”

事态至此,皇帝沉下了脸:“刘袭,滚进来!”

刘袭等了半晌,听到皇帝怒不可遏的一声暴喝,他慌忙进入殿中,发现太子殿下正跪在下首,衣袍上尽是斑斑墨渍。

“陛下,奴婢在,”刘袭急忙上前一步,为神色焦灼的陛下顺气:“陛下,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啊。”

“速去英国公府宣旨,赐婚!”皇帝说着这话,眼睛却牢牢地盯着长孙少湛,他感觉自己骤然苍老。

“是,奴婢谨遵陛下口谕。”刘袭一头雾水,重新取走案上的圣旨。

深觉太子的目光阴沉的,仿佛能杀人一般,如芒在背,刺得他忙不失迭的走了。

第72章 赐婚

长孙少湛从蕴章殿出来时, 迎面见到了信王,他稍微敛了敛眉:“皇叔。”

信王春风得意,朝他颔首:“太子殿下。”

信王入宫的次数越来越多,也许是身体不济的缘故, 皇帝总是喜欢追忆曾经。

对于他来说, 还留有旧日痕迹的, 唯有这个兄弟了。

妻子和挚友都已经离去。

皇长兄和景王都闭门不出,几乎消失在了风浥一般。

信王世子在朝中越发的如鱼得水, 以至于在宫里, 长孙少湛与他们父子见面的次数,比见他自己的亲兄弟还多。

信王心中微震,随即垂下眼帘,似有似无的扫了一眼长孙少湛, 太子早在几年前, 就已经在谋划了。

英国公府是一棵大树, 而其下盘根错节,把根稳稳的扎在皇城之下,以往日朝楚公主的女儿心态, 只觉得既然看不过, 便撤了爵位又如何。

可素来清和温柔的太子, 从始至终都是要斩尽杀绝的。

皇兄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收拢手中的皇权,也很艰难,步步谋策,为的不过是这王朝的无上荣光。

没错,一切都没有错。

“说起来,上次朝会孤还以为, 皇叔会同父皇一样,来劝阻孤呢。”

在朝会上,但凡有所争议之际,信王总是会站在太子这边。

信王微笑道:“太子所做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好事,假以时日,定然会有所成的。”

长孙少湛昂了昂下颌:“借皇叔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