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页(1 / 2)

这一战的结果也将决定大部分摇摆之间,难做决定的地方势力们的最终结果。

一旦义军胜利,怕是天下各处地方实力派,估计都要投向义军。

而若是义军失败,恐怕便是许多已经投靠过来的人,也都要动摇不安了!

总之,这一战象征意义极大,几乎可以说,真正能够决定天下命运。

然而结果却是出人预料的很,义军战斗力强悍的出乎了任何人的预料之外。

建安城下一战,轻易的击溃了旗兵的主力!

然后在内应的帮助下,很快就夺取了整个建安城。

谁都以为的一场龙争虎斗,却是被义军轻而易举的获得了胜利。

这个结果其他人都料想不到,然而陶小吴却是心知肚明的很。

武器代差,战术代差。

再有着政治方面的全面胜利,有着无数的细作奸细入城破坏活动的情况下,若是此战还要迁延日久的话,那才真的是让人奇怪的事情。

而此时天下各方势力大跌眼镜之余,却也都对义军大起敬畏,纷纷存了投靠之心。

于是义军主力还刚刚入了建安城,维持秩序,建立政权的时候。

那王友勋所率领的偏师就已经得到了茂云省内各地的投靠,大片的州府不战而降。

第七十一章

正在围攻安州的二十万景人官兵此时腹背受敌,尤其是地方士绅不合作的态度,更是让他们感觉到了重重危险,如同锋芒在背。

尤其是来自于筱水,百濮,乃至于茂云本省的官兵更是进退两难。

他们的老家都已经从贼,此时他们自己还在这里剿匪……

上下官兵都是心中惶惑无比,其他各省官军部队对于他们也是各种疑虑戒备。

各种各样的势力代表,出入在各路军营当中。

也让各军的气氛变得无比异常!

很快各部汉军看向那些景人旗兵的目光就变得越来越古怪了起来。

在这般情况下,景人旗兵根本不敢相信这些汉军部队,甚至出了昏招,打算将汉军部队的雾气尽数收缴,防止他们反叛。

于是一个流言在汉军各部之中流传,说是景人不相信汉军,打算收缴汉军武器,然后全部处死云云。

这般荒谬的说法,只要有着脑子的人都会知道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