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忍无可忍,拍案道:“宁大人所为何来!”
穆雪焉从始至终面无神情,此时轻轻抚了抚母亲的手背,翩然起身。
两个曾有婚约在身的人,隔着一席之地,隔着满室宾主,隔着曾经有过的花前月下与怨蜚流长,静静对望。
宁悦玄眉狭唇薄,见了他的人都道是凉薄面相,却不得不承认,只有如剑直指苍天的戾,才衬得起这身嶒崚潋滟的红。
当年闯府抢亲,他也是一身红衣,也是十一的年纪,意气张狂不受天地羁缚,誓要把她带回宁府……穆雪焉回想往事,目光似镜空平。
她已不年轻了,欲语还休时仍有少女的娇怯,轻启丹唇,兰音将吐,席间忽有一人站起:“宁大人怕是酒还没喝就醉了,今日是侯府二公子的大日子,阁下莫闹错了地方!”
穆澈敛目沉道:“盏持。”
宁悦玄冷笑加深,头也未回:“杜侍郎家教甚端,如今也敢于仗义执言了。不知你是代杜尚书说话、以穆侯好友身份说话、还是……”
“宁尚北!”穆澈喝断他,一贯温润的目色凝成出鞘寒意。
宁悦玄满意了,如此方是穆良朝的真实面目——满座勋贵都是傻子瞎子,竟以为卓清侯需旁人替他出头!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先前闹腾最厉害的穆庭准却不知往何处去了。
也是同时,瑶华苑的小丫头听见门响,打开院门,目瞪口呆。
过后,吉祥要哭:坏蛋坑死我了……
——
小天使们觉得怎么样请求告诉我哟,你们有评论我才有动力,不要不出声,我知道你在家!(无辜戳手指~~)
第14章 挺身而出???你不知害怕么
穆宁两家的婚事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究其最大原因,只因此宗姻缘乃圣上亲赐。
说起赐婚的缘由,不得不言及朝中形势。
自开朝伊始,以太宰为首的三公令,便是朝堂权力的中枢,先帝在位时忌其权力过重,恐将来不好掌控,已有制衡之意。
到了当今继位,便设尚书台转移王权中枢,又恐那三条老狐狸根深蒂固,尚台令一职旁人压不住,便想到了东俊侯穆伯昭。
一朝上任风起云涌,太宰府与东俊府,自此两不相容。
圣上方一手操作了一个大阵仗,为长治久安,又动起两方安抚的脑筋。
当时太宰令宁繁有一刚过束发的独子,东俊侯虽不会将女儿嫁到宁府,但这京中,又不止他一家姓穆。
于是当年在爵的卓清府长房穆谌斋,奉旨接连入宫三次。最后一次回来,穆谌斋枯坐了一个下午,开口第一句话,让他的夫人为女儿准备嫁妆。
一切如圣上所愿,政敌非仇敌,朝堂之争再汹涌,不会牵扯到小儿女身上。那段时间,无论宁太宰还是穆尚台的脸色,果真都平和许多。
至于定下亲后的宁悦玄,与大他三岁的穆家小姐见过数面,话虽没说上几句,却悦生于心。
然好事自古多磨,就在成亲之前,宁繁夫人罹病去世——为人子者守孝是天理伦常,这没什么好说,问题就出在孝期满后。
宁悦玄守孝期间事事尽礼,未尝有一点偏矩越规之处。那日换下孝服,他心中惦着未婚妻子,欲去卓清府拜访,半道却被三五好友截住,非带着他去秦楼喝酒。
彼时之宁悦玄,性情尚未如日后阴冷无常,耳听言:“还是趁现在好生醉几场吧,日后娶了嫂夫人进门,就没这样痛快的日子了。”心中一乐,便无可不可随之去了。
第二日有话传了出来,道太宰令的公子孝服刚满就去喝花酒,有人问,可担心苦等他的穆家小姐伤心?他却道穆雪焉年龄已长,除了嫁他别无余地,怕她作甚。
话是否是宁悦玄说的,已不可考,总之不堪之言传到了卫氏耳中,这位侯夫人自不是个吃素的,当即登上宁府大门讨要说法。
没想到宁悦玄一位嫡亲的姨母发了话:女子自来出嫁从夫,待他日穆小姐进了宁家的门,必会好生教她为人妻子的本份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