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孙秦文海扶着娘子毛氏,回到夫妻俩的小院,老宅的正房后面,可是加盖了两个院子,给秦文海,秦文洋兄弟俩的小家庭住。
回去的路上,毛氏好奇的紧,小声的问道:“相公,祖父在外面干什么呀?”
“不知道,只是知道爷在外游历,别的都不敢问。
爷不愿意说的,我们还是不要问的好。
有些时候,祖父想说的话,我们一家人没有人敢问。”
秦文海有些怕那眼神锐利的老爷子,扫视他一眼,能吓得他直哆嗦。不过祖父不会轻易这样,只是在他学习不认真还有不听话的时候才这样。
“好的,以后我也不问,只是祖父赠予的头面太珍贵,我也不知道回礼回什么。”
“不需要回同等价值的礼物,如果有心,等你生孩子以后,给爷做套衣裳,做两双鞋,一双单鞋一双棉鞋。
这些比花钱买礼物还让爷高兴。”
“嗯,都听你的。”毛氏性格温顺,以夫为天,相公说什么,就什么。
老二文洋的娘子陈氏也是差不多意思,好奇祖父是怎么赚的银钱,还有回礼回什么。
***
三个月后,年后到现在北方一直滴雨不下,可南方却开始暴雨倾盆。
不少老农白天恨不得不眨眼的盯着地里田里的那些庄稼,他们有经验,知道可能今年的年景不会好。有可能会遇到干旱。
经验丰富的老农,已经开始吩咐家里的人囤粮食。
南庄的乡亲们,从三个月前,陆续家家户户都有老人做梦,梦到未来两年大旱,颗粒无收。
真实的梦境,让所有能做主的那些老爷子还有当家人都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知道全村家家户户都这样以后,人人都相信了是神仙或者先人托梦示警。
南庄的乡亲们囤粮食,还有他们家的亲戚以及周边关系好的人家,都被他们招呼了囤粮食。
方圆几十里的乡下,村村都在传说大旱的事情。家家户户不管全信还是半信,都开始囤粮食。
秦家
一辆牛车驶进老宅,君越站在院子中,指挥着驾车的大儿。
“都安排妥当了?”
“安排妥当了,店铺全部贴了告示。”
“那就好,人请了没有?”
“请了,打井的师傅,明日一早就过来。”
老大秦长平,今日一早和兄弟们就进城贴告示,然后买了一些日用品,还有粮食,肉食,还有一些点心吃食。
只要进城,每次都会买些粮食回家。家里虽然已经备了能吃四年的粮食,但还是习惯性的囤一些。
请了两位会打井的老师傅班子,自家打五口深井,家里兄妹五家一家一口深井,还有大伯三叔家中,这次也是爹给出银钱打井。
总不能看着他们没有水喝,爹还说给村里打三口深井。
说是给刚出生的曾孙还有下半年即将出生的曾孙祈福。
一共十口深井,要最近完成,时间紧,直接请了两套班子。
秦家才开工三个月的干菜,泡菜,酱菜工坊,正在大量的制作各种干菜,泡菜,酱菜。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在秦家的工坊做事。
帮忙管事的,至于秦家四兄弟加关三勇,全部在外面收菜,鸡蛋,鸭蛋还有长成的生猪也收。
咸鸭蛋,皮蛋,腊肉腊肠都要制作,山上的蘑菇,木耳也没少收。
年后,这些可都是银钱,都是高价商品。
“二叔,来了。”在工坊管事学技术的是秦君越的侄子,大哥,三弟家里的儿子儿媳们都在工坊做事。
让侄子侄媳妇们都跟着学习怎么做酱菜,泡菜,还有腊肉腊肠,这些人人都会做。可要是做的味道好,可不容易。
君越有秘方,他教会几个侄子,让他们学,让他们做。以后等几年,让他们自己做。他只是找个由头,解决下地动,干旱加速的贫穷。
让乡亲们都有事情做,能赚些银钱。
他可不打算长久的开下去,累死人。
教会侄子们,以后这门生意就让他们几个做。
“嗯,来了。今天情况怎么样?”
“昨天回来的,今天都已经处理好。”
大侄子文昌每天都要给君越汇报情况。
“挺好,做完了就回去,陪你爹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