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言之目前所处的村落总体大概有两三百户人家,比起周边来讲,算得上比较大且富裕的村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口薄田,靠着耕种为生。
小山庄风景也很好,有河有山,靠南的小山丘上还种植了一大片的竹子。每逢竹笋疯狂从地里冒出的时节,村民都会三五结队的跑来挖竹笋,或鲜吃或煮熟晒干,总之南山上那一片竹林造福了整个村庄。
不过这回季言之领了丁力上山,可不是为了那一口竹笋,而是为了伐树造纸。当然了竹子也可以,反正造纸最需要的是植物纤维,不管是树皮树木还是竹子,甚至草根都富含植物纤维,用谁不是用啊。
只是想着竹林面积不大,树林却沿着山脉连绵不绝,所以就将目标放在了树木上。
慢腾腾的上了山,季言之对拎着斧头,看起来孔武有力的丁力道。“麻烦你了。”
“焦先生客气了,某只有一把子力气,承蒙先生看得起,还出了不错的价钱让某帮忙伐树。”丁力憨憨一笑,就开始挥舞斧头砍伐树木。也不知是运气还是运气,丁力砍伐的树木中十颗有五颗都是檀树。
季言之嘴巴抽了抽,只得让丁力砍伐那些比较常见,生长速度也要比檀树快上很多的寻常树木。
丁力挠挠脑袋,真诚的给季言之提出建议:“焦先生,你要做家具的话,还是某先前伐的树木结实。”
季言之:“……我不是做家具。”
“那干啥?”丁力下意识的问出这话后,就一巴掌拍上了自己的脑门,憨笑着道。“瞧某问的这话,焦先生一介读书人,要这些东西自然是有用的。焦先生不如先回去,天黑之后,某一定砍伐多多的树木给焦先生送去。”
季言之点头,随即就摇着羽毛扇,悠哉悠哉的下了山。
刚巧下山的时候,刘兰芝已经浆洗好了衣裳,正要回家。刘兰芝抬头就见自己的丈夫,穿着一身青衫,摇着羽毛扇通过上山的必经之路,下山回来。
“夫君这是上山去了?”
“嗯。”季言之笑了笑:“有未来想做的事情,需要用到木料,所以就找了丁家小子,让他上山给我砍伐一些木料。”
为了以防万一,免得四肢孔武有力,脑子却空空的丁力多做事,季言之甚至交代了自己要完整的木料。也就是说,树枝树皮都给他留着,不要想当然的就当做他要做家具,给他将木料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刘兰芝听了,倒没有多问,附和的道:“丁家小子确定有一把子力气。往日夫君未在家,家里百亩良田都是请的丁家小子,让他帮忙请人耕种。”
刘兰芝和着季言之,之所以称呼丁力为丁家小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焦仲卿在村子里的辈分很高。村落名曰上溪山庄,焦氏一族在上溪山庄总共只有十多户,算不得村里的大户,但却是受到整个山庄人尊敬的存在。除了焦家人基本上都是读书人以外,更多的却是村里正一般都是焦家长者担任的。
一道儿走回焦家,刘兰芝便去晾晒衣裳。
焦母没在家,估计是因为昨晚上答应了要和着刘兰芝一起纺纱织布补贴家用,所以也一大早出门,找村里的木匠做一台新的纺纱织布机了。季言之干脆就和刘兰芝说了一声,以刻录书籍为由,回了偏院,制作竹简。
要知道竹简书籍是很具有收藏价值的。特别是秦汉三国时期,造纸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在后世一篇据说是名家刻录的书籍可以卖到天价。所以必要时,季言之不介意往自己空间里多收录一些竹简书籍。
反正他是在东汉末年刻录的,不存在,唔,文物造假。
季言之拿过刻刀,真正做到了下刀如飞的快速刻录小篆。一页竹简刻录完成后,季言之哈气将屑沫吹开,然后研墨用小号的毛笔,细细的上色。这样制作的竹简书籍,可比直接在竹简上书写保存的时间久。
季言之认真用毛笔勾墨上色,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流逝了。
很快,原本悬挂于正中的太阳快速的往西边坠落。黄昏时分,丁力领着自家的几个哥哥弟弟,将季言之所要的木料拖了回来,就堆放在偏院开的后门口。
“谢了。”
季言之很满意的看着那一堆木料,再原有的工钱基础上,又多给了一些。
丁力和着他的哥哥弟弟很高兴的道了谢,便欢天喜地的接过工钱,回了家门。
买织布机归来的焦母好奇的望了望,也没从那堆寻常木料中看出有什么地方值得那么高兴,不免嘀咕道:“按照平时的工钱给就是了,怎么能凭着心情好坏多给?”
季言之闻言头也没抬,继续将刻录并且上色的一页竹简摊着放置到了阴凉通风处。这时候,为了避免焦母尴尬,刘兰芝好心的开口解释了一下。“母亲都是乡里乡亲,夫君多给,也是为了焦家的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