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2 / 2)

[快穿]逆袭成男神 瑟嫣 2203 字 9小时前

所以在察觉到大儿子和大女儿耳濡目染,跟着季老太、刘桂枝一起嫌弃自己亲妈,认定亲妈好吃懒做偷奸耍滑对这个家没什么贡献的趋势下,季言之干脆利落的选择分家,除了实在不想跟极品待在一块儿,为了鸡毛蒜皮事情天天争锋相对外,也有放开手脚好生管教大儿子、大女儿的想法。

毕竟都分家了,季言之就是一家之主,就连季老太这个亲娘都不好插手与其中,何况是隔了房的嬢嬢。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区别只在于一天打几顿

在季言之看来,大儿子和大闺女之所以连亲妈都敢嫌弃,纯粹是打挨少的缘故,惯得他们。

季家所在的房舍,是个地道的农家小院。院子很大,仔细估摸,大概有六分田地左右的面积。之所以这么大,最主要的缘故在于老季家十多口人的菜、肉类都是由院子开辟出来的菜园子、鸡舍、猪圈提供的。

小院的房间也不少,正中三间北屋,东西各两间厢房,一共七间住房。至于西南角是公用的茅厕,东北角则是厨房。厨房外搭建了一个低矮的窝棚,里面堆放满了劈好的木柴。

院子开辟的菜园子边上还有一口水井。水井边缘处铺着青石板,水井口平日里不用、也用做的圆木板子盖着,就怕家里活蹦乱跳的孩子跑到井边玩,一不小心掉了下去。

季老太嫁给季老头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男一女,最小的小闺女出生之时正赶上饥荒,被饿死了,余下的三个儿子长子季大军、二儿子季二牛、三儿子季三河,都顺利的长大成人并且娶亲生子。

整个家除了季大军在外当兵外,两个儿子包括季老头在留在家乡务农。老季家这占地面积不错的小院,完完全全靠的就是季大军寄回来的钱修建的,青砖黄泥院墙,在季家村也算是独一份,惹得不少人羡慕。

季大军和王春花一共生了四个孩子,大儿子季大宝,今年十岁;二女儿季美妮今年八岁;三女儿季草妮,今年四岁,小儿子季小宝则是刚刚满月不久。

二房季二牛和刘桂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不过闺女没满月就因为黄疸过高没注意死了,隔了好几年才有身子,因此大儿子季金贵今年不过才七岁;小儿子季银贵今年五岁。

三房季三河、刘珍两口子只生了一个闺女,今年七岁。因着没有儿子的关系,同王春花一样不受季老太的待见,平日里小两口在这个家十分的沉默,像个隐形人一样,不过闺女季花妮倒是和大房很亲近,常常帮着照顾草妮儿。

季家小院总共七间房,平日里季二牛一家子跟着季老头、季老太住在正房的三间北屋,至于季大军和季三河两房,则各占了东西两间厢房。

分家之时,这个格局干脆懒得变,季言之和着季三河两家人还是各自住在东西厢房。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两家人的宽敞,显然有四个孩子,一共六口人的季言之一家子两间房并不够住。

平日里,季言之没复员回家之时,都是王春花带着闺女睡,大儿子季大宝一个人住一家房。可如今季言之回来了,自然要跟王春花同住一家屋子,总不能将大闺女、小闺女都撵去跟大儿子季大宝一起住吧。

虽然这年代因为住房的缘故,很多小两口结婚后都和爹妈挤在一间屋子里住,可这大多是在城市。农村里,很多人家往往都会想尽办法在家里后辈长大可以结婚的时候修葺一间房子,哪怕是黄泥胚子修葺的茅草屋。

有这个原因在,季言之在分家之后就找了村支书申请宅地基,打算修房子搬出季家小院儿的事,也就不那么突兀了。

不过相较于季言之打算搬出去的想法,王春花并不怎么赞同。在已经习惯了好吃懒做的王春花看来,留在老房子居住,虽然会时不时的被季老太赏赐白眼儿,但现在大家伙儿还在一块儿吃喝,怎么着也能多占点便宜,要是搬出去,不是什么便宜也占不到了吗?

季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