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村长也知道这点,所以根本懒得理会两个男知青的告状,甚至由于厌烦他俩没事找事,直接骂了他们一通,让他们最好老实点,不然点名当众批评。
朱胜军和宋志成被骂得狗血淋头,灰溜溜的回到了知青院。
他们俩住一间屋子,躺上睡觉的时候,越想越不服气,下定决心要找出季言之挖社会主义墙角的证据,让季言之去他该去的地方,接受思想再教育。
打定这样的主意,朱胜军、宋志成两个憨批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梦里什么都有,他们俩成功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hong卫兵,将季言之这名落后分子送去了他该去的地方,接受思想再教育。
朱胜军、宋志成在梦中简直乐坏了,以至于住他们左右隔壁的男知青大半晚上,都听得了比鬼叫还要难听的‘咯咯’笑声。
“隔壁那俩神经病,又犯羊癫疯了。”
隔壁的赵国斌骂骂咧咧一句,然后学同屋室友丁树林,从棉被里抠出一小坨棉花,揪成团儿将耳朵堵住。
丁树林看了他一眼,慢悠悠的道:“习惯就好。”
第459章 锦鲤闺女三岁半(13)
第二天, 天气罕见的好,春光明媚。
刘香兰背着孩子,和背着竹筐的刘翠枝, 并家里几个孩子一起高高兴兴的上了山。
家里的男人都去上工, 挣公分。
如今季节,野菜到处生长,很鲜很嫩。整个金水村, 不上工的妇女、孩子, 都会往上山转悠。
妇女们专注挖野菜, 给家里添置一道菜肴。半大的孩子们却没什么定性,在山头上走走转转的玩耍,便是他们的娱乐活动之一。
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怎么样,季言之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
今儿他去上工了, 帮着金贵生一起整理归纳仓库的农具。春耕时节,季言之挖水渠排水沟的时候,每天扛回家的锄头, 就是村上分配的。用过之后要还回去。
这是农具少,并且提倡公有制的缘故。相较于金大山家,始终长期借了锄头放在家里外 ,其他金水村村民都挺有自觉的, 春耕结束后, 就把农具还给村上,等村上安排锄草的工作时,公田干完,再将自留地的杂草一并锄了就是。
“今年好像没知青来了。”忙碌间, 金贵生又主动找季言之说话道。“幸好不来了。记得第一年知青下乡吧, 俺爹敬重他们是城里来的文化人, 就安排了他们做一些轻松好挣工分的活儿。”
“结果喲,这些知青四肢不勤,笨得要死。给小麦锄草,能把小麦当成杂草给锄了。记得那年,咱们村补种了很多小麦,可把俺爹跟村支书气得半死不活。以后再也不敢把锄草的活儿分给知青。”
季言之:“所以上回来的知青十分有意见。不是有知青闹事说村干部们偏心,尽给村里人轻松的活儿,反倒他们那些个特意下乡来建设的知识青年,尽干些抠肥挖地的活儿。”
“嘿,言之,你不知道吧。”金贵生突然凑近季言之,神秘兮兮的道:“昨儿有知青上俺家,告你的状。”
季言之眼神没有丝毫波澜的瞄了他一眼。
“因为我把闺女养得太好?”
“可不是吗。”金贵生拍着大腿,吊儿郎当的道:“咱们村里人知道,你们一家子天生的白皮子,怀安爷、齐奶奶、明睿叔,还有王淑姐都是,萝莉以前瘦,但白得就像发光,现在胖了圆乎乎就像汤圆一样,多么喜庆的一个孩子。”
季言之视线瞥过在仓库外拿着木棍掏蚂蚁洞的季萝莉,倒是舒缓了清冷的面容。
“多谢了。”季言之真心实意的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