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1 / 2)

“大人!”

马彪从外面急匆匆走了进来,附在张恪的耳边,说了几句。

张恪顿时眉头微蹙,说道:“你们都是领兵的,只管带好自己的部下。外面有多少纷扰,都不要管!”

交代一句,张恪急匆匆直奔王化贞的书房。

“世伯,朝廷是怎么回事?”

鲜血凝成的友谊,王化贞和张恪之间既是利益的盟友,又是亦师亦友的朋友,张恪也不拐弯抹角,直入主题。

“唉,朝廷不信咱们啊!”王化贞叹道:“我刚得到消息,朝廷派了五位钦差清查。有司礼监的魏公公,有锦衣卫的朱七,还有兵部崔呈秀,蓟辽总督文球。”

魏忠贤和自己不错,朱七更是好朋友,至于崔呈秀和文球,一个是兵部的,一个相当于战区司令。广宁打了大胜仗,对他们都有好处。也不会找麻烦……

问题就在第五个人身上了!

“世伯,最后一位是谁?”

“杨涟!”

王化贞吐出了两个字,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纠结,痛苦地摇摇头:“杨涟这个人。怎么说啊,名声不小,可是他是言官出身,专门挑毛病的。而且又极为好斗,我怕他不会消停!”

岂止是不会消停,简直就是一个妖孽!

言官有风闻言事的权力。到了明末,他们已经发展成了脱缰的野狗,谁官大,谁风头盛,他们就咬谁,连皇帝老子都不放过!

东林党是言官清流的极品,杨涟又是东林党的极品,极品中的极品,战斗力破表!

当然东林党的战力也仅仅体现在内斗上面,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天真的以为放了歹安儿,就能换来和平,就能让鞑子退兵了!

“东林把杨涟派过来,是想找回面子。”

王化贞点点头,无奈地说道:“麻烦就在这里啊,杨涟是找茬来的,永贞,你看看咱们该怎么办?用不用布置什么?”

张恪眯缝着眼睛,想了想,突然笑道:“世伯,我们杀的鞑子是假的吗?”

“当然不是!”

“那我们还布置什么!”张恪信心十足地笑道:“广宁大捷实打实的,我们没有一个字撒谎!正所谓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他杨涟要真想鸡蛋里挑骨头,我们连鞑子五万大军都不怕,还会怕他一个只会骂人的书生!”

张恪几句话,把王化贞说的热血沸腾,愤然站起,大声说道:“还是永贞有主见,我们行得正走得端,管他杨涟,谁来都是一样。”

“世伯,咱们还是要准备准备!”张恪突然笑道:“不给杨涟看,难道还不给魏公公他们看看!”

……

寒冬腊月的辽东,朔风凛冽,吹在脸上就和刀子一样。魏忠贤主动来辽东,也受了罪,脸上不得不涂上厚厚的一层猪油,如此才能防止被吹裂。

手下人帮着他把脸上涂好,老魏想了想说道:“去给杨大人送一点猪油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