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页(2 / 2)

其二,取消末爵世袭罔替制。现行的宗爵中,所有宗室降到末等奉国中尉后,不再降等,最终定格在这一爵位上,按照每年两百石的标准领取国家俸禄,这正是造成宗爵庞大的主要原因。

为此,甘书同提议,到了奉国中尉后,应从宗人府除名,不再享受爵位带来的种种特权,子孙不再袭爵。

其三,亲王嫡长子世袭亲王的制度也同时废止。这一条实在太坑了,亲王爵位只有增加而无减少,永远没有头,现在的几十个亲王,都是这么来的。议案提出,嫡长子可以三世袭爵亲王,但从第四世开始就必须降等袭爵。

其四,但凡袭爵到三中尉的宗室,朝廷放开的对他们禁制,允许他们从事士农工商,让他们可以自谋生路。

其五,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实施这项政策。以四月初一为时间节点,之前出生的宗室按原办法执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到了十岁继续授爵,继续领取爵禄;之后出生的宗室按新办法执行。由此,尽量减少现有宗室对改制的阻力。

按照户部和宗人府用三个月时间做出来的估算,这项政策施行之后,每年一千九百万两的规模宗室俸禄不会立刻降下来,但减少的趋势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估算之中,每年将有四千到五千宗室去世,减去新封爵位数,每年将减少四千个左右能够领取俸禄的三中尉,第一年为朝廷节约三十万两开支,第二年节省六十万两,第三年九十万两,以此类推,等到六七十年以后,大明就再也没有能够领取俸禄的中尉宗爵了。

听了赵然的详细介绍,陆西星感慨道:“真是百年大计啊。”

赵然对此说法表示同意:“不错,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甘书同原先想用一种温和的法子解决问题,但我认为没有必要,今时今日,是解决宗爵问题的最好时机,只需十年之后,户部每年就可以多出三百万两岁入,二十年后就是六百万两。作为倡议者,我和甘书同都知道,我们必然会成为某些宗室的眼中钉和肉中刺,但我们都有推行下去的决心。我倒要看看,那些跳梁小丑敢于出头,出头一个我砍一个,让他们试试我道门的刀子锋利不锋利。”

第五十八章 方案

赵然在陆西星面前展示了一番自己对改革宗爵制毫不动摇的信心之后,陆西星道:“致然放心,朝天宫那帮子宗室修士,我会压着的,绝不让他们来找你捣乱。”

赵然道:“那就多谢陆师兄了。不过说起来,这件事我也有不是之处,忘了宗室修士受朝天宫管辖的事,按理应当早向陆师兄通气的。”

陆西星摆手:“致然事情太多,上三宫又刚改制完,致然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都明白。”

赵然问:“朝天宫如今有多少修士出身于宗室?”

陆西星道:“三十八人,最高修为不过金丹,如朱先见、德王之类都死了,些许小鱼小虾,蹦不起来的。”

沉吟片刻,赵然道:“话虽如此,陆师兄毕竟是朝天宫的掌舵者,想让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想让宗室修士不给陆师兄添乱甚而出力,还是要给他们一些甜头。”

陆西星摆手:“无妨的,致然不要为难……”

“这样吧,宗室修士之中,若是果真有立下大功的,可以恢复其爵位和俸禄,立功越大,爵等越高,子孙同样降等袭爵。这是专门给为道门、为大明出死力的宗室修士而设,留个口子,也好让陆师兄更容易驾驭他们。每年可以评出一个来授爵,但不是一定就授,关键还在于功绩,到时候咱们一起商量。”

陆西星喜道:“如此当然最好,我朝天宫必定会严格把关的,绝不虚报,更不会滥竽充数。”

说完此事,赵然见陆西星忽然有些吞吞吐吐,于是追问:“陆师兄还有事?”

陆西星道:“我朝天宫修士最近训练得还不错,算是初步形成了一些斗法能力。再过几天,我打算把他们拉出去到舟山那边,找个小岛实际演练演练,但这需要一笔银子,师兄我厚着脸皮来向致然求助。”

赵然笑了:“我还当是什么事,早之前不就和陆师兄你说过吗?有什么难处就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