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大刚见魏国锋说得头头是道,可见他也是一个行事谨慎却又狡猾的老油条。
铁大刚又问他,“魏主任,我们黑市的交易规则,你应该清楚吧?”
魏国锋是个聪明人,一听铁大刚这么问,就知道他什么意思。
他立刻回道:“当然,当然,不问来处,不问去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完毕,立刻走人,不管是吃亏,还是占便宜,事后不得再追究掰扯。”
铁大刚朝他竖了竖拇指,咧嘴笑说,“行,你知道规则就好,那我先走了,如果上头有货,我会过来通知你的。”
魏国锋也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兄弟,谢了啊!”
“不用客气,互惠互利而已。”
铁大刚说完,朝他挥了挥手,就招呼上自家那两个兄弟,急急地朝着沈明琇所在的地方赶了回去。
魏国锋则喜滋滋地掉头回家,把这十五斤特级面粉给藏好了,这才继续按照原计划,朝着县里的粮食局前进。
等魏国锋到县粮食局一看,嗬,那局长办公室的门口,围了一大堆的熟人,全都是各个厂的厂长、或是像他这样的采购主任、采购员,还有就是各个供销社的负责人。
看来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来催救命粮和供应物资的啊!
魏国锋看着局长办公室关着门,就拽住边上的一个熟人,低声问了起来,“老富,厉局长在里面吗?”
老富名叫富大贵,他是平安县纺织厂的采购主任。
他们俩年纪相当,职业又相同,经常在同一场合遇上,这一来二去的就成了好朋友,在采购问题上,他们俩也经常互通有无。
富大贵听到他问,轻叹一声说:“厉局长在是在啊,可他刚才出来说了,上面没有拨粮食下来,他也正在头痛,他也没有办法啊!”
魏国锋一听,再想到自家姚厂长的怒骂,心里也跟着焦虑起来,“那怎么办?要是再不发粮食下来,我们厂的工人就要罢工,我们厂长就要革我的职了。”
富大贵摇头苦笑,“我们厂还不是一样,可现在这年景,国家要是没有动作,我们这些人,还能有什么办法?”
另外一个厂的采购主任听到他们的话,也跟着一起抱怨,“就是啊,再这样下去,我们真的没活路了。”
等在局长办公室外面的各厂和各供销社的代表们,一个个怨声载道,怨气冲天。
而此时坐在办公室内的粮食局长厉国祥,也同样被粮食的问题给搞得焦头烂额,坐立不安。
下面的人都来找他要粮,他也不停地找上头要粮。
可上头却还是那两句话,现在没粮,让他们等着!
厉国祥又打电话去周围县城的粮食局,商量调粮的事。
可对方也同样在愁粮食的问题。
厉国祥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京里的厉老爷子求助。
可厉老爷子也同样叹息说:“国祥啊,现在全国各地都缺粮,咱们这北方还算是稍好一点的,其它地方缺粮更是厉害,都已经饿死不少人了,各地申请救济粮的报告,那是堆得跟山一样高,求救电话更是一个接一个打过来,这上面的人也在头痛啊!”
厉国祥急道:“那我们怎么办啊?爸,我现在天天被人围在办公室,连门都没法出了,这事总要有个解决办法吧?”
厉老爷子又是一声轻叹,“国祥,我就实话告诉你吧,就算要发救济粮,国家也肯定会先发到灾情更严重的地区去,你们啊,只能先自己想想办法,先把这段时间撑过去,我这边要是有机会,也会帮你们说说话的。”
厉国祥一听自家老爷子都这么说了,他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声,一脸愁容地挂了电话。
老爷子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度过难关,可现在到处缺粮,人人自危,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可想?
在厉国祥、魏国锋、富大贵等人为粮食愁得快满头白发的时候,这会儿铁大刚三兄弟也回到了那条偏僻小巷。
铁大刚向沈明琇汇报刚才卖粮的情况,还把魏国锋这个平安县钢铁厂采购主任想要买更多粮食的消息,也告诉了她。
沈明琇听完他的话之后,接过铁大刚递过来的十五张十块钱面额的钱时,顿时眼睛一亮。
这十五张十块面额的纸币,正是现代收藏价值最高的1955年3月1日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
在第二套人民币中,又以三元面额、十元面额的这两种收藏价值最高。
十元面额的收藏价,更是炒到二十多万一张。(此段数据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