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2)

商人既然可以用钱去购买商品,当然也可以用钱去购买武力,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不过这一点他虽然没有说,钱尚书却不可能想不到。只是栗子煜前面说的很清楚,既然前朝已经试验过重农抑商并不能使国祚长存,那我们为何不探索一条更好的路呢?至少能让老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钱尚书只是深深地看了栗子煜一眼,然后叹道:“此法虽好,却也有诸多弊端,更何况于眼下却是来不及的。”

“我这里倒有一个法子,世叔若是觉得可行,倒可以试试看。”

“世侄请说。”

两人说着关乎大梁朝改革的大事,手下却丝毫不乱,棋盘上的胶着渐渐分明。

“其一,我们可以在南城外修一排商铺,将现在在民间自发形成的集市固定为每月上旬、中旬、下旬各一次,商铺可以租给那些需要的商人,至于如何收税还需户部的各位大人集思广益。对那些周边的村民可以象征性的收几枚铜钱作为卫生费。”

钱尚书点点头,问道:“如何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来此贸易呢?”

“可以让龙虎营安排人手协助,维持治安。”

“此法对于庞大的军费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千弘可是另有妙策。”

栗子煜又落下一子接着说道:“妙策不敢当,此法也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我们可借由集市吸引那些大商人的目光,尤其是粮商,当他们得知朝廷有意让商人押送粮草时,怕是没有一家能扛得住这诱惑。”

“千弘果然年少有为,此法确是一举两得!”

栗子煜又落下一子,钱尚书一看,棋盘上黑白棋子交错,竟是打成了平局。

只听栗子煜又道:“岂止一举两得,正所谓堵不如疏,国库能否丰盈,还需靠那些大商人努力经营,那些大商人银钱是不缺的,可是他们却缺一个改换门庭的机会。

届时朝廷可以对那些为国做出贡献的商户进行嘉奖。或是以纳税总数作为条件,或是修桥铺路,或是赈灾有功……至于具体的名目自可视情况而定。有那家中子弟出众者,不妨格外开恩,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