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 / 2)

至于冯老板所得的麻辣烫底料,讲真,以柳絮的本事,都能在吃到第一口麻辣烫时就直接说出了里面几种大料的名称,她不信酒楼开了十几年的大厨真心想研究底料的话会研究不出来。

当然,如果冯老板没想过研究底料就更好了,说明他是真心想一直跟自己做生意的。可如果研究出来了,大不了“冯家酒楼”的生意不做就是了。

尽管如此,西清不敢再随意冒险,只开一家总归没什么坏处。

除了,挣得银子少一些罢了。

但现在西清并不是很缺银子,不过就是没挣够10000两从而没办法设置100个收货地址,而导致给后面七家合作炸串卷饼的老板送调料有点儿麻烦而已。

不过这不妨事,有银子挣就行,穿越前作为普通社畜的时候还要早起搬砖呢,现在不过是短期早起而已。

除了送货之外,西清偶尔会去合作的店铺外面看看对方的生意怎么样,再次来到临城时,酒楼里已经没了唱曲的父女俩,西清听酒楼里的客人谈起,说冯老板的儿子喜欢上了人家姑娘,两情相悦时却被冯老板棒打鸳鸯。

自然的,人家不可能再来这里唱曲了。

西清回想上次那个差点儿被便宜水粉毁容的姑娘,发现了一条新的财路。

既然吃的东西可以发展到别的城市,那么美容呢?

会开脸的不止董三娘一人,如法炮制的话,想必能够在各个城池都开上一间卖乳液精华液的铺子。

说干就干,西清接下来就美容行业开始了新一轮的忙活。

首先,便是此时她所在的临城。

西清在“冯家酒楼”所在的街道巡视一圈,锁定了两家卖胭脂水粉的铺子。

其中一家是两辈的老铺子,里面的护肤品胭脂水粉种类繁多,且口碑较好,接受新的外来事物的可能性较低,但西清还是忍不住走了进去。

本着强强联合的心态,西清拿出一瓶乳液和精华液主动推销。

结果还未开口,就瞧见铺子里有几个人坐成一排,有的三两交谈,有的不时瞅瞅手中拿着的东西,而她们排队的最前面,是一个躺在软塌上的女人,身旁坐在一位约摸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人,正细心的为其开脸。

西清:“……”

这模式……怎么这样熟悉?

“老板,那是做什么的啊?”西清将装有乳液和精华液的包裹背在身后,一副过路人的样子。

“开脸。”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人,瞧见面生的顾客,笑意盈盈的介绍起来:

“如今京城不是流行水粉护肤品和开脸结合吗?我这儿虽说是个老铺子,但也得紧跟潮流不是?”

“京城?”西清微微一怔。

“对啊,就是那个叫‘碧悠’的铺子,如今生意可火了,听闻很多达官贵人都请那位董三娘去他们府上开脸。就连宫里面的娘娘贵人们都派人去跟董三娘学习呢。”

西清:“?”

这事儿她是听说过一些,前段时间去跟董三娘收钱时,听她提了一嘴,说幸亏西清帮助她走出困境,不然哪儿有如今财源滚滚来的好日子。

可是,这不是发生在京城的事儿吗?这么快就传到临城了吗?

不过转念一想,“潮流”这个词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紧跟最发达繁荣之地的时尚步伐的,比如之前的糕点、炸串卷饼等。

吃的方面都是如此,美容养颜这块儿估计也差不太多。

正胡思乱想着,就听到老板不由得感叹一句:

“已经有好几个人询问我有没有董三娘那里使用的乳液和精华液了,奈何我这一直抽不开身。等后面我弟弟娶了媳妇能帮我看店之后,我肯定要去一趟京城的。”

西清顿时一喜,不禁腹诽今日是来对了地儿。

“老板,我这里就有董三娘那里用的乳液和精华液。”西清将包袱打开,露出两款大气漂亮的白色瓷瓶。

“你?你这东西是哪里来的?”老板惊讶的叫出声,拿起两个瓶子左看右看,不是特别的相信。

“好不好用的,让你们开脸的师傅试试不就知道了?”西清微微一笑:

“如果你对这两瓶东西有疑问,大可以派人带着去京城询问董三娘,问问她到底是不是同一种东西。”

临城距离京城不是特别的远,快马加鞭来回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对于这样一间老铺子来说,并不是什么不可能执行的事儿。

老板眼中的不信渐渐转为疑惑,正犹豫着要不要拿去一旁试试,西清已经转身离开,只留下一句话,言明一个月之后再过来。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这两瓶护肤品发挥大用处,也足够老板确认这到底是不是好东西。

从第一家水粉铺子出来,西清打算再去第二家瞧瞧看,所谓货比三家嘛。

途径一间面馆,西清觉得有些饿了,便走进去打算吃碗面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