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教授只说他不会享受,这蜂蜜可是高级补品呢。说是等会儿弄好了送过来一些尝尝,绝对让他们吃了还想吃。
刘军浩原本以为他只是说说呢,谁知道中午的时候果真端了小半碗过来了。
看着金黄色的蜂蛹,刚开始两个人都不敢尝,直到赵教授做了示范,刘军浩才用筷子夹了几个放在嘴中。
干脆喷香,绝对好吃。
他点过头之后,张倩也尝试着用筷子夹了起来。
他们原本以为那些土蜂子不见了蜂蜜肯定会离开的,谁知道下午又见到成百的蜜蜂在那芦苇垛上爬来爬去,显然是在往里边输送蜂蜜。
仔细看了一遍,这芦苇垛四周还真爬了不少蜜蜂呢。这下好了,以后可以经常有蜂蜜吃了。刘军浩再次动了心思:其实自己养些蜜蜂也是很不错的。那石锁是个密闭的空间,用来养土蜂子再合适不过了。
他想到这里又偷偷的打量起石锁,只隔了一天的时间,当初扔进去的十几只蜜蜂竟然筑起蜂巢来,一个个在鹌鹑蛋大小的蜂巢上忙个不停。
这个发现让刘军浩更是兴奋不已,没有想到他心有所想,石锁立刻替自己实现呀。看来这土蜂子也不用养在石锁中了,直接养蜜蜂多好。
不过这空间中的花朵太少,也不知道能不能满足这些蜜蜂的需求。毕竟它们筑起蜂巢就要产蛹的,到时候蜜蜂越变越多,自己就要种更多的花草了。
土蜂、蜜蜂一起养,到时候自己还能同时吃两种蜂蜜呢。
第一百一十八章 赤兔
给未来的老丈人丈母娘编织东西刘军浩自然是万分用心,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将两个枕套弄好。
他本来想要了地址直接邮过去,哪知道张倩恰好也要到街上充话费,于是两个人就一起骑着自行车赶集。
山风徐徐的吹着,带来阵阵清凉。这条平坦的江石路不断地在绿荫中延伸,给人一种很爽目的感觉。再朝远处眺望,可以看到青黄色的麦浪,收麦子的季节就要来临了。
快到街口的时候,却碰到刘五爷和村里几个人在前面走。二人赶忙跳下车子,和他们一起步行。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刘五爷准备上街买个牛犊子养着呢。他老人家这次是看准了,说什么也不会再买那种呛毛的瘦牛。
到了街上,几个人分道扬镳。
正事办完之后,张倩说自己还没有见过卖牛呢,想到牛行看看。
刘军浩自然随着她的心思,将采购的东西和自行车往熟人家里一扔,两人徒步朝牛行走去。
要说街上什么地方最热闹,那自然是牛行。每到逢集就是人来人往,牛满为患。
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有人牵着黄牛三三两两的朝牛行方向走去,有些心急的牛经济更是早早的拦在路口看牛。
这些牛经济虽然看的心切,却也不急着买,真正的买卖一般都到晌午才开始。那个时候卖牛的人急着回家,在价钱上自然不会盯得太真了。还有就是到这个点上,黄牛拉撒了大半天早已经饿了,个个都是一副没精打采的熊样,因此也好挑毛病。
牛经济看火候一到,就会连连出手。买卖开始双方往往是挣得唾沫四溅、面红耳赤,最后在推搡唬怨中成交。
当然牛行的“潜规则”还有不少,比如说其中一个就是开场不买驴。那些牛经济都有些忌讳,认为刚开始买了驴,这一天就买不到好牛。因此如果哪个不识相的早早的买驴,肯定会遭到他们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