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派了三艘渔船,十来个棒劳力手持鱼叉朝河中心冲去。等他们赶到河中心,都才知道是虚惊一场,原来那东西是从山上冲下来的一个老树根。因为大雾遮挡,再加上之前独角兽的传闻,所以众人才将它看成水怪。
从此以后,关于大河水怪的传闻就没影了。
刘军浩对于那些水怪的传说是九十九分怀疑一分相信,不过眼前这个绝对不是水怪。动静太小了点,老鳖一般在浅水处生活,因此下须笼处的水深不过到大腿处。真有什么大的水怪,岸上那人绝对能够看到。
“我下去看看”那专业人士相当的不甘心,裤腿一挽,又跳入河水中摸索。
可惜在水中找了十来分钟,里边什么也没有摸到。
来时斗志昂扬,开车走的时候垂头丧气。对刘军浩而言,这是最好的结果。不过他心中也挺纳闷,到底是什么东西把须笼划了几个大洞呢。会不会是大火头?他一想觉得很有可能。
火头(乌鳢)这东西异常凶猛,它们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甚至有时候还能捕捉水鸟。准是须笼里的腥味将它们引来,然后被窗纱阻隔,火头用牙齿咬开须笼,把里边的鱼类吞掉。
当初自己在堰塘里边钓到的那火头有三十多斤,这大河更宽更深,难保里边不会有大火头。须笼虽然结实,可是相对火头的牙齿而言,应该不算什么。
不过火头闹出的动静也挺大的,那人怎么会没发现呢。
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故迭出
种花除草、施肥栽树,几天时间,刘军浩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好不容易等星期天想歇息一下,老婆又让他陪着组织学校的春游。
这事儿是刚开学的时候,张倩就和王老师商量好的。说是春游,其实是想让学生们上山游玩的同时挖野菜。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后,张倩现在很喜欢组织发动学生。
卖了东西做班费,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每次的收支详细情况她都会列成表格拿到班里传阅,让学生们仔细对照,如果有疑问,可以当场提出来。
学生们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疑问,倒是各家的家长对这种方式很支持。要知道以前学校也组织过类似的活动,可是卖东西的钱七搅八搅,最后不知道落入谁的口袋了。因此往常碰到这种事儿,很多家长都找理由不让自家的孩子参加。
可是这两年不同,那钱实实在在花在学生身上了,去年冬天的时候更是免费供应一顿饭。姑且不论那饭菜质量的好坏,单凭这份心,家长们就没说的。更何况他们私下问过自家的孩子,人家保证顿顿有荤腥呢,这种好事往哪里找,就是镇中心小学也没有,所以他们现在绝对支持自家孩子。
张倩这次闹得动静挺大,还准备中午让学生们在山上野炊。对这个决定,刘军浩立马表示反对。大青山树木杂多,每年都要留下一些落叶枯草。早些年农作物收成不好,庄稼长得稀稀拉拉,麦秸花生秧等等更要留着冬天喂牛。因此能烧的柴火并不多,一到冬季就有村民上山砍柴弄树叶回去烧火,但是现在情况不同,家家都种的有玉米。那苞谷杆做饭特别烧的出来,基本上一顿饭一个苞谷杆抱子就解决。
再加上九十年代的时候国家提倡大力植树,不少村民都在房前屋后,路边沟旁栽上了落叶杨树,秋天随便一扫,就能扫出个柴火垛,因此村里人并不怎么缺柴火烧。
这几年下来,不少树下都堆了厚厚一层。那些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性子活泼的时候,他们万一在野炊的时候偷偷玩火,引起火灾……这个责任谁也负担不起。
听了他的叙述,张倩只得相当郁闷的打消了这个念头,本来还想锻炼一下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呢,现在听听,不冒这个险为妙。
“山上不行,山下可以呀”刘军浩看老婆一脸郁闷的表情,笑着建议到。
“山下?”
“对咱们可以在学校的操场上搞野炊活动,那里地方大,还有院墙阻隔,他们怎么玩也不会出问题。而且,你让学生们上山野炊,那些锅碗瓢盆,米面油盐怎么弄上去,总不能让他们背上去吧!”他略显得意的解释道。
“那还叫野炊吗,我问你那么多柴火从哪里来?”
“咱们不是还要上山,让他们中午下山的时候一人捡两把树枝就可以。”人多力量大,一人捡两把树枝肯定能把饭做好。
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人们的身旁。山路两边嫩绿的小草新芽已经破土而出,蒲公英、大马车滚草、马齿苋、野荠菜等等,争相点缀在整座大山上。一路走来,鹌鹑、云雀、知啦腔不时从他们头顶飞过,发出欢快的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