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页(1 / 2)

是一条将近三斤重的鲤鱼,颜色还不错。

鱼刚上岸,立刻有不少钓友围过来。

议论声也变成了,“到底是专家,最近没听说谁钓过鲤鱼,这恐怕是鱼塘内唯一的一条鲤鱼。”

终于可以避免出丑,刘军浩心平气和起来。

一条鲤鱼上岸,运气也变好。鱼浮子接连下沉,很快又提上来一条七两左右的大鲫鱼。如法炮制,几乎每隔三五竿就有一条大鲫鱼上岸。

身后的钓友越来越多,不少人干脆把自己的鱼竿一收,专门站在刘军浩身后学经验。

很快,鱼塘老板也坐不住,赶忙上前给刘军浩让烟,“小兄弟,小兄弟,歇歇抽支烟吧。我刚才就说不收你的钱,你非要给……知道你的钱不能收。”

刘军浩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人家给面子,自己也顺台阶下得了,做人不能太过分,见好就收。

随手掂量一下,把三两一下的鲫鱼重新扔进鱼塘,只留下四条大鲫鱼和那只鲤鱼。

赵光明这货也算小有收获,一个多小时的功夫钓了三条鲫鱼。

刘军浩帮忙钓这么多鱼,张倩大哥也出了口闷气,非拉着他们去饭馆喝酒。

他坚决拒绝掉,下午还有不少事儿呢。

第四百六十九章 陈刺窝里的文章

宾馆早已经联系好,下午结束游玩后,张倩就领着众人进宾馆休息。

晚上赵光明还建议领学生去看夜景,几个老师商量一下,还是不去为好。晚上不比白天,万一人走丢了可不好找。

没办法出门,刘军浩就带他们去宾馆楼顶看夜景。道路上车水马龙,灯光闪烁,的确比刘家沟漂亮许多。

“刘正阳,感觉市里边好还是家里好?”刘军浩瞧这家伙看的入了迷,忍不住笑问道。

“各有各的好,感觉有点像钱钟书的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来看看,围城里边的人想出去。”这熊孩子一扭头,来了句富含哲理的话。

“啊……”刘军浩差点懵到,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现在的学生说话能有如此的深度?

“噗嗤”旁边看风景的杜飞却笑起来,“你别被他骗了,这句话是从作文书上抄的,不管写什么作文刘正阳都要引用这句话。”

原来是万能例句,刘军浩总算明白过来,其实他以前写作文也套用过一句:“巴金老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不单是靠吃米活着的’”。

当时觉得这句说得很好,写什么作文都用。比如说写童年:巴金老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不单是靠吃米活着的’,这让我想起了童年的一件事情……

连用几篇文章后,语文老师实在忍不住了,特意在后边批示:天天吃米,你烦不烦。

现在想想,这些事情挺有意思的。

到十一点多,刘军浩催了几次,这些学生才回屋睡觉。晚上他害怕男孩子冻着,还特意起来查看几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