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1 / 2)

唯一有所区别的是,这次被堆砌成京观的牺牲者,不再是陈国黄巾,而是汝南黄巾。

此后,南顿、上蔡、项县、平舆,张煌惊恐莫名地发现,他每到一地,当地几乎都有那么一片形同地狱般的杀戮之地,以及那遍地尸骸污血当中,由无数黄巾士卒头颅所堆砌而成的京观。

[汝南黄巾,也完了……]

张煌恨恨地咬了咬牙。刨除别的负面想法,他当真有些佩服皇甫嵩,这简直是用兵如神啊,这才多少时日,就竟然直接击溃了颍川、陈国、汝南三支地方黄巾势力。

张煌默默地掉转了马头,本来,他还打算往南阳去一趟,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在颍川、陈国、汝南三支黄巾被打残甚至被覆灭的当下,南阳黄巾已成为瓮中之鳖,再没有幸存的可能。

他下一个目的地,是东郡!

或者说,是东郡黄巾的渠帅卜己。

是的,张煌想赶在皇甫嵩挥军东郡之前抵达濮阳,协助卜己守住东郡,毕竟若是东郡黄巾也在皇甫嵩的屠刀面前溃败,那么皇甫嵩的下一个目标,将无疑会是冀州黄巾。

东郡,不容有失!

第一百八十六章 抵达濮阳

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在中游的酸枣、延津地段出现了分流,形成一条主流与另一条支流(即济水),共同将奔腾的黄河水导向汪洋。而这条主流与支流间所夹的一大片陆地,则称之为黄河中下游地段的间陆,这里集中了延津、燕、白马、离狐、仓亭、东阿等诸多以黄河渡口文明的城县,毫不夸张地说,这段间陆,是联系着冀州、兖州、京兆尹、青州、徐州五地的枢纽,用最通俗的话来说,这里乃兵家必争之地!

而东郡黄巾的势力,便主要集中在延津至仓亭的这段黄河间陆上,并且,东郡黄巾的渠帅卜巳(si),正拼命地将势力望东发展,希望能够攻克高唐、祝阿、营、邹平、彻底巩固黄巾势力在平原郡、济南国、安乐国三处的影响力,从而打开连接徐州的通道。

然而遗憾的是,就目前黄巾军的战况来看,这位渠帅大人显然是再也无暇顾及东侧了,毕竟过不了几日,那位仿佛白起再世的大汉朝宿将皇甫嵩,便要率军兵指这片土地,扫除其征剿冀州黄巾前的最后一层阻碍。

濮阳,乃东郡最富饶的城池,同样也是东郡的治府所在,卜巳在领导太平道信徒与黄巾军控制了东郡许多县城后,便将帅所设立在了这里。

光和七年六月下旬,在颍川、汝南周转了数日的张煌,在放弃了探索南阳黄巾生死的打算后,终于赶在皇甫嵩率军抵达濮阳之前,来到了这座眼下相对还算平静安稳的城池。

这是张煌第一次踏足地方黄巾势力的地盘,也正因为这样,他难免对眼下的濮阳有些好奇。

毕竟黄巾军大多都是出身低贫的平民组成,哪怕是其中的将领,很多也都是目不识丁的莽夫,因此,张煌难免好奇地方黄巾势力究竟是如何治理他们所占据的城池的。

临近濮阳西侧城门的时候,张煌驻足仔细地打量着城门口附近。他发现,除了守城的卫兵换成了头裹黄巾的黄巾军士卒外,濮阳看似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改变,这不,城门口那些来来往往的百姓依旧是那般多。而让张煌感到欣慰的是,在这里守城的黄巾军士卒们,看似与城内的百姓相处地颇为融洽,不乏有相识的县内百姓跟城门口的黄巾守卫打招呼。

倘若硬要说有什么不满意的话,那也只是针对这支地方黄巾对于危机的审查力度。

[卜巳恐怕还未得到消息……]

交通,以及消息的传递速度,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弊端,张煌敢打赌,尽管东郡距离颍川、陈国、汝南颇近,最远的也不过十几日的路程,但是此刻身在濮阳的卜巳,绝对不会知道颍川黄巾与陈国黄巾早已全军覆没,不会知道汝南黄巾亦被彻底打溃,也不会知道下一个即将遭殃的便是南阳黄巾,更不会知道在短短时日后,那个可怕的名将皇甫嵩将会再次举起屠刀,率得胜之军转战东郡。

[对细作的审查力度不够啊……]

经城门走入城中,眼瞅着那些巡逻的黄巾卫兵笑哈哈地跟路上来往的百姓打着招呼、聊着天,张煌不经意地皱了皱眉。

虽然张煌能够笃定皇甫嵩眼下应该还在围攻南阳,但是谁能保证,作为其下一个攻打目标的濮阳,此刻城内并没有皇甫嵩或朝廷提前安插进来刺探情报的奸细?

张煌暗暗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