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阳附近临时搭建的军营中,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风风火火地闯入了帅帐。
在帅帐内,诸多位将校武官竖着耳朵,睁大眼睛望着继皇甫郦之后从帐外走入的宦官,脸上同样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左中郎将皇甫嵩,拜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当那名宦官念到了这句圣旨中最激动人心的封赏后,皇甫嵩麾下诸多将领皆为自己的主帅感到高兴,甚至于有几位将军忍不住大声道好。
然而,皇甫嵩脸上竟无多少喜色,因为在他看来,这场“黄祸”还未到结束的时候。
而看天子以及朝廷的意思,似乎是打算尽快地结束这场动乱?
这如何使得?!
要知道,可是还有许多名“黄逆”逃逸不知所踪啊!
比如自号“人公将军”的张梁,号称“小天师”的张晟、张白骑,东郡黄逆首领卜巳,还有在广宗扬名的黄逆小将郭泰、张燕……
所谓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在皇甫嵩看来,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诏令天下州郡通缉擒拿这些“黄逆余孽”,并继续攻打天下仍旧还残留的黄巾势力,务必做到除恶务尽。否则,今日的疲软,必将成为明日的祸患。
“不知陛下如何处置黄逆余孽?”皇甫嵩问道。
可能是看出了些什么,那名宦官压低声音说道,“天子思定,朝廷思定、百姓思定……请接旨吧,皇甫将军。”
皇甫嵩一听就明白了,原来是天子刘宏与朝廷百官不想再继续被拖死在黄巾的烂泥中,想趁早抽身了。
理由很简单,这一任的天子刘宏本身就不是什么明君,再加上张让、赵忠等宦官在旁教唆,如非天下大乱,否则这位天子陛下是绝对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享受的;至于朝廷百官,想来是这一年的征战让原本并不丰足的国库更加疲倦,无力再延续下去了。
“请天使回雒阳后奏请陛下,通缉黄逆余孽!”
想通了此事之后,皇甫嵩只能叹息着接受了封赏,并出于身为臣子的考量,提出了最符合于当前的建议。
至于天子是否接受,单单看面前这名宦官那苦笑着敷衍的态度,就晓得那位当今天子是不怎么会在意这种建议的。
防微杜渐、居安思危,那位满脑子都是享乐的天子是不会懂得的。
“放虎归山吶……”
目视着天使转身离去,皇甫嵩手捧圣旨站起身来,长长叹了口气。
事实上,他在捷报中向天子刘宏以及朝廷百官提出了数条他的疑虑,比如消失的数万东郡黄巾、成功突围逃逸的广宗黄巾骨干。皇甫嵩直觉地认为,那场大捷并不建立于他与董卓联手摧枯拉朽地击败了广宗黄巾,而是广宗黄巾为了某个目的,不得已要选择强行突围。
而如今,他已经明白了当时广宗黄巾的意图,那就是化整为零,重新潜伏于民间。
皇甫嵩将这个威胁的讯息告诉了天子与朝廷,但似乎并不能得到后者的重视,或许在天子与朝中百官们看来,黄祸既然已经平息,那就已经达到目的,无须再画蛇添足了。
“鼠目!真乃鼠目也!”
随手将圣旨交给自己的侄子皇甫郦,皇甫嵩叹息着摇头走出了帐外。
这一刻,皇甫嵩对朝廷的判断十分不满,然而事实上,且不管天子刘宏的打算,朝中百官所商议得出的判断,其实是没有什么可争议的。